[发明专利]化学处理性优良的润滑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21682.4 | 申请日: | 1996-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岩井正敏;中野博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C23C22/78 | 分类号: | C23C22/7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处理 优良 润滑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磷酸盐处理性优良的润滑钢板,它是在表面上存在微细凹凸的钢板或镀敷钢板上形成含硅酸或硅酸盐的保护膜而构成的润滑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钢板或镀敷钢板的表面粗糙度,按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计算是0.5-1.5μm以及按PPI计算,以门限值为1.25μm计,是75-300,
该保护膜中的硅酸或硅酸盐,换算成干燥后的SiO2重量达到1-200mg/m2,或者
该保护膜的被覆率为1-6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硅酸盐是Na2OnSiO2、K2O·nSiO2或Li2O·nSiO2,上述化学式中的n表示3以上的整数。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保护膜中含有水分散型蜡粒子。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保护膜中含有从Zn、Ni、Co、Fe、P、B、Ca、MO、W、V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元素的氧化物,其量按各元素的合计重量计为1-100mg/m2。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它涂敷有一种在40℃的粘度是5-50mm2/s的油。
6.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所述镀敷钢板是镀锌系钢板。
7.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镀锌系钢板的镀敷是热浸镀敷Fe含有率7-15%的锌合金。
8.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润滑钢板表面的凸部上的SiO2附着量设为A,凹部上的SiO2附着量设为B时,通过使B/A值达到1.2以上,可以改善油面粘结性。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保护膜中含有的Na2O、K2O、Li2O的合计量,相对于上述保护膜中的SiO2是3重量%以下。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镀敷钢板是镀锌系钢板。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钢板,其中,上述镀锌系钢板的镀敷是热浸镀Fe含有率7-15%的锌合金。
12.一种油面粘结性和磷酸盐处理性优良的润滑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钢板或镀敷钢板的表面上涂布一种液体,所述涂布液中含有
SiO20.1克/升以上,
Na2O、Li2O和K2O中的至少一种氧化物,
水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中,
(Na2O+K2O+Li2O)/SiO2的重量比是3%以下;
然后进行干燥,在上述钢板或镀锌系钢板的表面形成含有硅酸或硅酸盐的保护膜。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干燥温度是80℃以上。
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涂布液中的SiO2是粒径为20-300nm的球状粒子。
15.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涂布液中的SiO2是粗细(D)为1-50nm、长度(T)为20-300nm、且(D<T)的棒状粒子。
16.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镀敷钢板是镀锌系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16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