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6121095.8 | 申请日: | 199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6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本诚 |
| 主分类号: | H01F30/00 | 分类号: | H01F30/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王忠忠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结构,这种变压器结构能将绝缘铸型材料按所要求的厚度包覆在分配电力用变压器的线圈周围,从而使得该模块化的变压器能进行有效的冷却。
在变电站的栅栏内部,按所要求的配置安置有以分配电力变压器为中心的电流测定用变流器,电压测定用计量变压器和断路器等设备,各个设备之间用电缆相连接。上述变压器由于内部损耗等原因而发热,从而引起温度上升,出现输出下降并且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公知的方法是使用在铁制箱体内加满绝缘油并将变压器本体浸渍在绝缘油中来进行冷却的油浸渍式变压器。
虽然上述油浸渍式变压器能用绝缘油来冷却,但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在变压器倾斜的情况下绝缘油会漏出,从而产生可能引起火灾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使用合成树脂等铸型材料包覆在变压器线圈周围的干式铸型变压器的方案。这种铸型变压器没有所述油浸渍式变压器那种在倾斜时因油漏出而发生火灾的问题,因而是非常安全的。但是,由于这种铸型变压器只靠变压器铸型材料的外侧与空气接触而被冷却,因而不能抑制铸型材料内部的变压器温度的上升,不能防止输出降低和使用寿命缩短。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变压器温度上升并能防止输出降低和寿命缩短的变压器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提出的本发明的变压器结构是把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所构成的绝缘铸型材料以所要求的厚度包覆在分配电力用变压器的线圈周围而形成的模块化变压器。
在上述绝缘铸型材料上,沿着线圈中心轴线在轴向上形成中心通孔。并且形成与中心通孔相连通并在直径方向向外侧开通的多个通风孔。
通过使外部空气流过上述中心通孔和通风孔就能抑制变压器的温度上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另一种变压器结构是把变流器和计量仪器用变压器线圈接近分配电力用变压器的线圈配置,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这些线圈实现电连接,把环氧树脂等合成树脂或丁基橡胶等合成橡胶构成的绝缘铸型材料填充在上述变压器线圈和变流器及计量仪器用变压器线圈的周围,从而形成整体的模块化集成型受变电设备机能变压器。
在上述绝缘铸型材料上沿线圈的中心轴线形成轴向开通的中心通孔,并且形成与中心通孔连通并在直径方向向外侧开通的多个通风孔。
通过使外部空气流过上述中心通孔和通风孔就能抑制变压器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的变压器外观斜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采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的变压器主要部分的外观斜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压器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变压器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变压器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变压器结构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采用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的外观斜视图。变压器Tr1是把绝缘铸型材料12按规定厚度包覆在分配电力用变压器Tr1(单相或三相等组合)的线圈10的周围而被模块化的。图中,变压器Tr1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均以线圈10表示,实际上,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是径向分离地配置成同心园状的。如图2所示,在该变压器Tr1的缘缘铸型材料12上沿线圈10的中心轴线轴向开通中心通孔14,并且开通与中心通孔14相连通的按规定布局的径向朝外的多个通风孔16。将各个通风孔16开设在上述线圈不会干扰的位置上。上述绝缘铸型材料12可使用环氧树脂、聚酯等合成树脂,或丁基橡胶、乙烯丙烯橡胶等合成橡胶。图2中符号24表示插入线圈10的中心通孔14中的铁心。
在将变压器Tr1的线圈10的中心轴线水平放置的情况下,从中心通孔14的左右任何一侧的开口处流入的外部空气,在流经中心通孔14之后从另一侧开口流出到外部,并且通过上述各通风孔16流出到变压器Tr1的外部。这样,通过使外部空气在绝缘铸型材料12的中心通孔14和通风孔16中的流通,由于空气冷却作用而抑制了变压器Tr1内部温度上升,从而防止了输出降低,使使用寿命提高。又由于是用绝缘铸型材料12包覆的,因而能确保地震等灾害时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本诚,未经山本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1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环和碳环取代的苯甲酸及其合成
- 下一篇:在塑料系固件的无杆式分配中使用的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