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发式防伪印章及其检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120638.1 | 申请日: | 1996-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0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武 |
| 主分类号: | G06K19/16 | 分类号: | G06K19/16;B41K1/08;G06K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防伪 印章 及其 检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式防伪印章及其检验装置,属于物理学中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古往今来,都以各种印章作为单位或个人的权威证明,并以此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然而,传统的印章很容易被仿造,常常给当事人带来各种损失。为了增加防伪力度,一方面是增加印痕的复杂程度和精细度,在1993年6月2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91105851)中公开了一种制造印章的方法,在印章印制面上带有人体局部特征图案(如指纹、趾纹、掌纹、眼纹以及人体内某些生命物质的基本单元的排列顺序等),与此类似的另一项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93104358)公开了一种印刷多色、复杂花纹图案的防伪印章。以增加印痕精细度的防伪在成像和仿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已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印油的扩散决定了印痕的精细极限。另一方面是增加印油的复杂程度,荧光、磷光、温度等的多种变化或把有机的物质渗入印油中,从而使印油呈现一种复杂光谱,然而光谱毕竟是可以测量的,如果从物质成分和光谱分析两方面入手,终究很难摆脱仿冒者的骚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发式防伪印章及其相应的检验装置,采用隐形物理化学变化并引入触发反馈机制,从印痕生成到印痕真伪鉴别都是在一定物理化学作用下串联而隐蔽中完成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防伪力度。
以下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放弃印痕的表观精细制作和印油的多种变化,而是在印迹内外设置多道隐形标记物,并把难于转移的烫印全息图和纸全息引入到印章防伪,采用触发反馈串联引导方式,从印痕产生到印痕检验全过程中都是在隐蔽中完成,也就是说,隐形防伪点只有在触发条件下才显现出来,检测完又恢复到隐蔽状态,使得仿冒者得不到仿冒目标,无法进行仿制,同时,由于引入全息图到印痕中,使得印章防伪彻底摆脱了印油的模糊局限性,为超微加密创造了有利条件。上述"触发"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隐形防伪点的显现需要附加至少一种物理、化学、光谱作用才能启动;第二是多个隐形防伪点串联互相触发动作的。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发式防伪印章,它包括:在支架(1)前上方开有导向槽(2),内装可上下移动的滑块(3),滑块(3)上端两侧有复位弹簧(4)与支架(1)相连,滑块(3)上方中间部分分别与手柄(5)和电动偏心轮(6)相接触,滑块(3)下方装有加热板(7),内设加热装置(8)并通过软管(9)与恒温控制器(10)相连,本发明特征在于加热板(7)下面装有印模平台(11),其上嵌有可变换的印模体(12)和辅助印模体(13),在其四周装有至少一个触发器(14),触发器(14)下面装有至少一个触发头(15),触发头(15)内装标记物(16),触发器(14)的上端装有与滑块(3)可离合的触发编码器(17),在印模平台(11)的一侧装有内设全息膜(18)的供带轮(19),在印模平台(11)的另一侧装有可使全息膜(18)在印模体(12)下面步进移动的收带轮(20),在支架(1)底部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载物平台(21),在支架(1)底部前面装有调节载物平台(21)上下移动的手轮(22)和调节后锁紧的搬手(23)。
一种用于上述触发式防伪印章的检验装置,它包括:计算机(24)、显示器(25)、摄像头(26)和IC卡读卡器(27),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激发系统(28)、辅助激发系统(29)、触发译码系统(30)、识别系统(3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武,未经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颜色发光二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