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96120083.9 | 申请日: | 1996-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元;曲长芝;叶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05G1/00;C05G5/00;C12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肥料 及其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肥料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集多功能特效微生物菌剂、速效无机化肥和持效有机肥于一体的新型生物配方肥料及其制造方法。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增产的物质基础。现代农业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农作物的增产不仅依赖于肥料,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科学施肥、配方施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无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无机肥肥效快,在土壤肥力充分的情况下合理施用,增产效果显著;有机肥肥效慢,却有利于土壤结构的良性循环,但我国的农业生产难以单靠有机肥来耕作;微生物肥料具有特殊效果,可以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体,达到改良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抑制植物病害等多种效果,但长期单独施用单一菌种或某些菌种,不仅施用不方便,而且还效果不明显,作用不稳定。由此可见根据各类肥料的不同特点,通过肥料二次加工技术的革新,研制出一种配方合理,集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肥料是最理想的选择。
另一方面在我国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忽视了磷钾肥、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肥料的配合施用,造成土壤扳结、地力衰退、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90年代初在土地连续高水平产出的同时,得不到植物营养元素的平衡补充,大部分土地普遍缺磷缺钾,氮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下降,因此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已是刻不容缓。若能在肥料的组成上下功夫,研制出一种营养元素平衡,既能提供速效的无机肥,又能提供持效的有机肥及有益微生物群体的新型肥源将是解决农业生产中上述严重问题的最佳途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集无机肥料,有机物与微生物菌剂于一体的生物复混肥。1992年申请者们率先在中国发明专利公告上公布了一种集磷钾肥、有机物以及微生物菌剂于一体的生物活性磷钾复合肥(92105447.5),接着中国专利CN10224131C也公布了一种耐氨菌剂与改造后的铵态氮肥相混合的三维强力肥。这两种生物复混肥的特征都在于所用活性微生物为抗逆性强的芽孢杆菌,这在理论上保证了微生物在复合体中的生存力,但特别是以粉剂状态均匀相混的情况下,活性微生物究竟能在化学肥料中存活多久却都未加以说明。化学肥料对于微生物的生存是一种恶劣环境,怎样从肥料加工技术上加以革新,确保活性微生物在复合体中长期存活是肥料二次加工技术中的一大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筛选出高效解磷解钾促生抑病的且抗逆性强的多功能菌,并对微生物菌剂与肥料的相混技术进行革新,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配方,制成一种生物活性高、营养元素全、物理性状好、质量稳定;既能向农作物供肥又能向农作物根际土壤中引入有益微生物群体,起到壮苗肥田促生抑病优质高产等效果的新型多功能生物配方肥料。
本发明是这样来达到上述目的的。一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出了分别具有解磷解钾促生抑病的特效细菌,选用农副产品的下脚料作为培养基或用基质载体如草炭作为吸附剂配成多功能特效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混合物后,经造粒制成颗粒状生物活化剂;另一方面采用科学配方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有机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肥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多元混合物,同样经造粒制成颗粒状肥料。最后将上述两种粒状物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成一种将多种肥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绿康生物肥料,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20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