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转立窑无效
申请号: | 96119049.3 | 申请日: | 199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邝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邝超华 |
主分类号: | F27B1/00 | 分类号: | F27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庆西 |
地址: | 5101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转立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的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煅烧水泥熟料的窑。
公知的水泥熟料煅烧窑,有回转窑和立窑两种。其中回转窑窑体与地面成4°~5°角,物料填充率在30%以下,采用“外燃”加热方法。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必须使窑体做得很长或采用预热等系统,故设备造价昂贵,占地面积多,操作管理复杂。但由于窑体能转动,物料在窑内产生滚动,料粒迎风受氧面不断变动,故受热均匀,烧出的熟料质量好。与此相反,立窑窑体不能转动,并与地面成90度,物料填充率达100%,并采用“内燃”加热方法——将燃料渗在料球内,热量吸收充分,因此,立窑的结构简单,热效率高,而且占地面积小。但其缺点是料球不能在窑内滚动,迎风受氧面相对固定,因此,煅烧不均匀,且易产生“吡火”、炼边、局部拉深、结拱,甚至塌窑等现象,其成品质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熟料煅烧窑的新方案,这种新型熟料煅烧窑,既采用内燃加热方法,又使窑体能转动,料粒受热均匀,具有转窑的优点,但占地面积比转窑大大减少,而物料填充率则比转窑大大提高,同时又可避免立窑经常发生的“吡火”、炼边、局部拉深、结拱和塌窑等现象。即既兼有立窑和转窑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
本发明由窑筒体总成、篦子总成和基座(31)三部分组成。其中窑筒体总成,由窑筒体上段(21)和窑筒体下段(19)以及焊接在下段端面上的轴承壳(28)以及筒体驱动装置组合而成,在窑筒体上段(21)的内壁有一隔热层(20),窑筒体整体与垂线倾斜成锐角,并斜靠在基座(31)一侧的上下托轮(22)(16)上,在轴承壳(28)下,有支承窑筒体轴向分力的上平面轴承(9)和下轴承(5),在轴承壳(28)与上空心轴(13)之间有一滑动轴承(11),其作用是使窑筒体与篦子总成的中心保持同心,窑筒体下段(19)内部装有定颚板(14),筒体驱动装置,由安装在基座(31)一侧的马达(25),减速器(24)和安装在窑筒体上段(21)的相应位置的针轮(18)组成;篦子总成由位于窑筒体下段(19)中,具多个通风孔(35)的篦塔(17)、托盘(27)和安装在托盘(27)外斜面上的动颚板(15)组成,托盘(27)与上空心轴(13)的上端连接,上空心轴(13)的下端是下空心轴(8),在下空心轴(8)上的篦子驱动蜗轮(6),与蜗杆(29)、马达、减速器组成篦子驱动装置,上、下空心轴(13)、(8)内装有料封管,料封管分成两段,上段为料封管回转段(7),下段为料封管固定段(3),在料封管回转段(7)的外壁与上下空心轴(13)(8)之间有一环形风道(30),在下空心轴(8)的下端,有至少两个进风孔(34),并在同一水平位置有进风管(4),在托盘(27)的内侧上部,有二层挡料锥(26),在料封管回转段(7)和上空心轴(13)上部的相对位置,有三个矩形孔(12),料封管固定段(3)固定在基座(31)的底部上,通过金属软接头(2)与振动输送机(1)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下:
1、点火。将熟料、烧粘土等填充料放入窑内,盖过篦塔(17),再在上面放木柴、废油等易燃物,点燃后先烘干耐火砖隔热层(20),此时可同时启动篦子驱动装置及窑体驱动装置,使用转速与转向相同,不进行破碎及卸料,称为烘窑。
2、加料。将窑内易燃物点燃烘窑后,加入料球(开始时可适当外加煤块),并开始鼓风,使冷风从进风管(4)经进风孔(34)进入环形风道(30)再经篦塔(17)上的通风孔(35)进入窑中,并使底火逐步向上燃烧,料球加至料位计(23)所控制的平面自动停止。
3、卸料。当废气温度达到设定的控制值时,可用两种方法卸料:
a.间歇操作。锁定窑体→开锁,转动窑体→锁定窑体。锁定方法为启动卸荷油缸(39),使卸荷杆(40)动作。篦子驱动装置可正转或反转卸料。
b.连续操作。窑体慢速转动,篦子快速正转或反转卸料。
4、停止卸料。当料封管回转段(7)内熟料温度超过设定的控制温度或废气温度低于设定的控制值时,自动停止卸料。反之,则自动开始卸料。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与现有的立窑比较,由于能使生料球的迎风面积增加,因此可明显提高熟料的质量。
2、能避免立窑经常发生的喷窑事故。由于熟料柱跟随窑筒体转动,有效地消除熟料在窑中出现结拱现象。
3、能消除结边。可能产生的结边物,随窑筒体转动至最高点时,由于窑筒体有一定的倾斜度,重力对它有自动拉离作用,使普通立窑经常出现的结边现象得以消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邝超华,未经邝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氢催化剂的拆卸方法
- 下一篇:治郁胶囊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