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铜陶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7369.6 | 申请日: | 199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刘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榕 |
主分类号: | C04B41/80 | 分类号: | C04B41/8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旃习涵,吴平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器及其制备方法。
人类对陶器的使用和制造历史悠久,古往今来,陶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和较强的装饰效果等众多优点而倍受人们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雕花、施釉陶器已日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且传统制陶的配釉、施釉等工艺复杂,不易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可呈现酷似铜金属光泽,且效果逼真,艺术品味较高的仿铜陶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制备、成型、干燥,然后采用以下方法制成仿铜效果逼真的陶器。
将经成型、干燥后制得的泥坯直接入窑进行烧制,窑内温度控制在900-1200℃,并将陶器用烟熏至青黑色;经烧制后的陶器用金色油墨或铜粉与油漆或铜粉与树脂调和而成的涂料采用喷、涂手段进行初步表面处理之后,再用经稀释剂稀释的油画颜料用喷、涂、擦手段再次对陶器进行表面处理后即可。
本发明也可采用市售的紫砂陶器或其它素烧好的陶器成品为为胚料加工处理为仿铜陶器。
所述的稀释剂可为香蕉水、汽油、煤油或松节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以紫砂泥为主要原料,经泥料混合制备、拉坯成型、自然风干后制得的泥坯直接送入窑内进行烧制,烧制时当窑内的温度升至在900℃时停火,当窑内温度自然降至450℃时,在燃烧室内加入沥青,每立方米容积的窑中加入1-5Kg沥青,利用沥青燃烧时产生的大量黑烟将陶器表面熏成青灰色。待窑温自然降至100℃以下,即可出窑。出窑后的陶器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①在金色油墨中调入红色油漆,金色油墨的加入重量为红色油漆的6-12倍,并用汽油将之稀释至能用喷笔或喷枪喷涂的浓度,并喷涂陶器表面的所有能见部位,使陶器表面呈现似紫铜的颜色。
②用熟褐、湖兰、粉绿色油画颜料调成灰褐色涂料,再用煤油将之稀释成半透明液体,将经步骤1处理并干透后的陶器浸入上述半透明液中着色后,表面呈现似铜绿颜色(氧化铜颜色)的效果,并在其末干时,用柔软的布料将陶器突出部位的灰色液层擦去,使突出部位露出紫铜色,此时,整个陶器呈现出似氧化程度不一的铜器的效果。
③再用金色油墨调入红色油漆,金色油墨的加入重量为红色油漆的6-12倍,蘸取调好的油墨擦染陶器边沿和最凸起的部位,使之呈现铜器表面的氧化层被摩擦去后露出铜金属本色的效果;再用小号油画笔蘸粉绿色油画颜料点擦陶件低凹部位,使之呈现斑斑驳驳似铜绿(氧化铜)的颜色。此时,一件仿铜效果逼真的陶器就已制成,无论观其色、叩其声皆俨然如一件青铜器。
实施例2、
本发明以普通陶泥为主要原料,经泥料混合制备、压模成型、自然风干后制得的泥坯直接送入窑内进行烧制,烧制时当窑内的温度升至在1000℃时停火,待窑温自然降至100℃以下,即可出窑。出窑后的陶器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1、用金色油墨全面喷涂经烧制而成的陶器表面;
2、将灰兰色丙烯颜料用水调成半透明灰兰色液体,用刷子蘸灰兰色液涂刷陶器表面所有能见部位,并在其未干时,用柔软的布料将陶器突出部位的灰色液层擦去,使突出部位露出紫铜色,此时,整个陶器呈现出似氧化程度不一的铜器的效果。
3、再用金色油墨调入红色油漆,金色油墨的加入重量为红色油漆的6-12倍,蘸取调好的油墨擦染陶器边沿和最凸起的部位,使之呈现铜器表面的氧化层被摩擦去后露出铜金属本色的效果;再用小号油画笔蘸粉绿色油画颜料点擦陶件低凹部位,使之呈现斑斑驳驳似铜绿(氧化铜)的颜色。即制成一件仿铜效果逼真的陶器。
实施例3
本发明以紫砂泥为主要原料,经泥料混合制备、拉坯成型、自然风干后制得的泥坯直接送入窑内进行烧制,烧制时当窑内的温度升至在900℃时停火,当窑内温度自然降至450℃时,在燃烧室内加入沥青,每立方米容积的窑中加入1-5Kg沥青,利用沥青燃烧时产生的大量黑烟将陶器表面熏成青灰色。待窑温自然降至100℃以下,即可出窑。出窑后的陶器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①用铜粉调红色油漆和紫红色油画颜料,并用香蕉水稀释后涂刷陶器表面的所有能见部位,使陶器表面呈现似紫铜的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榕,未经刘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