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7348.3 | 申请日: | 1996-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861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朱利亚;潘学军;金娅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B3/38 | 分类号: | C22B3/38;C22B11/08;//C22B11∶00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一康 |
| 地址: | 65022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氰化 萃取 方法 | ||
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的方法。本发明是属于贵金属冶金。
从碱性氰化金液中提取金,目前广泛使用活性炭吸附法、锌粉置换法及阴离子树脂交换法等。八十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应用萃取法。目前的研究偏重在探索合适的萃取剂和合成性能特殊的新型萃取剂,对膦类、胺类、季胺盐、胍类以及两类萃取剂的协萃体系都做过一些工作。普遍存在问题是P50H(萃取率为50%的溶液PH值)偏低,不宜应用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对氰化亚金配离子Au(CN)2的选择性差,成本高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探索出对碱性氰化亚金配离子选择性较好,P50H值较高,能在碱性溶液中萃取金的萃取剂体系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其特征是水相溶液中,金以氰化亚金配合物形式存在,萃取金前,先向水相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阳离子带有体积庞大的疏水基,阴离子为卤素负离子或硫酸根,疏水基可以是直链烷烃,或带芳环、吡啶环及其他杂环的有机机团,其分子式如Rn(CH3)4-nN+X-(n=1-3),,具体可从卤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卤化十八烷基三甲胺、卤化十六烷基吡啶等中任选一种,表面活性剂配成为水或乙醇溶液,其添加比例为按mol比(β)表面活性剂∶氰化亚金=1-2∶1加入水相中,用含磷类萃取剂如磷酸三丁酯(代号TBP)或亚砜类萃取剂如二异辛基亚砜的磺化煤油溶液或正烷烃溶液中任选一种做萃取剂,水相溶液PH值=9-12,温度10-50℃,混相时间2-10分钟,一级萃取,金萃取率均为96-99%,金萃取容量38g/L-50g/l。若不加表面活性剂,在PH10.5,纯磷酸三丁酯萃取氰化亚金的萃取率仅60%左右,加入50%正十二烷稀释剂,金萃取率降到20%,都不能定量萃取。
以下用关系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图1表明了不同PH值时,使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ST)做添加剂,其用量对磷酸三丁酯(TBP)萃取金的影响。从图中看出,不加添加剂时,纯TBP的萃取率(E)在PH6左右出现凹谷,萃取率低至60%左右,加入添加剂后,在PH=2-12范围内,萃取率(E)均>99.8%。图2表明了不同的平衡PH值对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SP)做添加剂,按mol比(β)Au∶Sp=1∶1加入,以50%TBP+50%磺化煤油作有机相的实验结果。由图2说明,不加SP时,在PH=3-13范围,金萃取率(E)<30%,加入添加剂SP后,萃取率提高至>96%。图3表明了PH=10.5,有无添加剂ST时,TBP溶液(+正十二烷)浓度对金萃取率的影响。由图3说明,无添加剂时,金的萃取率很低,即使100%TBP也仅50%左右;加添加剂后,TBP浓度在10%以上后,金萃取率均>99%。图4表明了在平衡PH10.5时ST添加剂用量对TBP萃取金的影响,由图看出,在实验范围,固定待萃液金浓度,随添加剂用量上升,金萃取率呈直线上升。
本发明的优点是:1、能在碱性氰化液中定量萃取金,萃取PH范围较广,萃取饱和容量高,2、萃取反应动力学速度快,几分钟即达平衡,有利于工业实现和缩短流程。3、可以采用小体积有机相处理大体积水相,有利于采用适宜的萃取设备,4、采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萃取剂为一般试剂,价格较便宜,工业应用成本较低。
实施例:
实施例1用化学试剂合成含有Au、Cu、Ni、Zn、Ag、Fe等元素的氰化液,调整PH=10.5,表面活性剂为氯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按mol比(β)表面活性剂∶金=1.1∶1将氯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加入氰化液中,用50%磷酸三丁酯+50%正十二烷作有机相,相比=1∶1,室温下混相10分钟,萃取结果列入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