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涂粉用涂覆液及免烤管制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7228.2 | 申请日: | 199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安;冷护基;朱敏益;曹新民;王宗进;颜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9/22 | 分类号: | H01J9/22;C09K11/02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廉,王之梓 |
地址: | 21001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涂粉用涂覆液 管制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在生产荧光灯的过程中给荧光灯涂粉的涂覆液及其免烤管工艺,属于荧光灯生产的技术领域。
荧光灯包括直管形荧光灯、异形荧光灯(如环形灯等)、紧凑形荧光灯(节能灯)等,在现有的荧光灯的生产制灯工艺中,由于在灯管的涂粉过程中,采用的有机溶性粘结剂(如硝化棉)或水溶性有机粘结剂(如聚乙烯醇),因而在现有的涂粉工艺中就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烤管工序,以便将荧光粉层中的粘结剂热分解并完全烧掉,其烤管的温度一般要大于500℃,这种传统的烤管工艺不但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使制出的荧光灯的发光效率降低。日本专利“昭58-34887”公开了一利采用SiO2纳米材料作为粒结剂用于涂覆荧光灯的悬浮液,这种悬浮液对荧光粉的分散性差,特别是在荧光粉的含量达到大于30%左右时,对荧光粉的分散性极差,涂覆后使灯管涂层表面有云集状,因此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生产线采用该种工艺。因此,虽然人们已意识到这些方法的弊端,但由于没有找到能够代替原有的粘结剂以免除烤管工艺的材料和方法,至今在工业化生产中仍沿用传统的工艺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荧光灯生产过程中,涂覆荧光粉后不用高温烤管的荧光灯涂粉用涂覆液及免烤管制灯工艺。
本发明的荧光灯涂粉用涂覆液主要由荧光粉、粘结剂、溶剂所组成,其中粘结剂采用无机纳米胶粘结剂,溶剂采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也可以是该三种溶剂的混合液或该三种溶剂中任意两种溶剂的混合液。在整个涂覆液中:
荧光粉占涂覆液总重量的25%至45%,
纳米胶粘结剂占涂覆液总重量的50%至74%,
溶剂占涂覆液总重量的0.1%至10%。
由于采用了这种荧光粉涂覆液,其制管的主要工艺为割管、清洗、涂粉烘干、封口、对接、排气、成灯。革除了原工艺中主要的一个工序——烤管。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采用了无机纳米胶粘结剂代替了有机粘结剂,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代替了醋酸丁酯做溶剂,因此涂粉后对荧灯管不用烤管,既简化了生产工序,又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能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由于采用了新材料,在制灯工艺中免去了烤管工序,形成了新的制灯工艺即免烤管制灯工艺。
在原来的丁酯涂粉工艺中,采用无机粘结剂纳米胶代替原来的有机粘结剂硝化棉,其中纳米胶粘结剂占涂覆液总重量的65%,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代替原来的醋酸丁酯做溶剂,其中荧光粉占涂覆液总重量的33%,溶剂占涂覆液总重量的2%。将粘结剂、溶剂、荧光粉混合后搅拌成浆液状即可。
在原来的水涂粉工艺中,采用无机粘结剂纳米胶代替原有的水溶性有机粘结剂聚乙烯醇等,其中纳米胶占涂覆液总重量的60%,溶剂采用水溶性有机溶剂丙酮(或甲醇),溶剂占涂覆液总重量的10%,其余为荧光粉,将粘结剂、溶剂、荧光粉混合采用吸涂法或灌浆法等对灯管进行涂覆,涂覆后烘干即可进入下道工序,因此整个制灯的主要工序为割管、清洗、涂粉烘干、封口、对接、排气、成灯。免除了高温烤管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7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的混合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学过程的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