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废旧聚烯烃塑料制造烃油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6917.6 | 申请日: | 1996-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42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章蕙珍;王毓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11/12 | 分类号: | C08J11/12;C10G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烯烃 塑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科学中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方法,特别是一种用废旧聚烯烃塑料制造烃油的方法。
近几年来,国内外屡有废塑料热分解技术的专利申请。其中,由山东垦利化肥厂赵积善、张洪福申请的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78973A)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它将除去杂质后的废塑料与原油或废机油掺在一起,送入裂化炉裂化,裂解产物进入反应釜中催化重整为烃类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先冷凝至150℃以下,分离出一部分柴油,再将剩余部分冷却、精馏得到汽、柴油。该技术能够产生一定的汽、柴油,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1)原油和废机油由于来源不足,常常致使反应停工;
(2)反应釜中催化剂未加解释,因而难以实施;而催化剂优劣往往决定了出油率和油品质量,是该技术成败的关键所在;
(3)即使进行预筛分,废塑料中仍不可避免地含有聚氯乙烯。它的裂解会产生HCl气体,从而污染大气,腐蚀设备,并引起催化剂失活,导致停产。
(4)由于废塑料中所含填料、杂质和裂解过程中的新产物,裂解釜中会产生结焦产物,甚至重油的长期冷凝会导致管线堵塞,以往的专利申请都回避了这一问题。
另一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77479A)则提出了将催化剂加入到裂解炉,直接催化降释,再经二级换热分离,系统冷凝出汽油、柴油。但事实上,该工艺必须先设置一融料釜,工艺并未简化。而且,熔融态烃类在催化剂表面反应不充分,影响了油品质量。同时,它导致催化剂表面结焦产物增加,易使催化剂失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低耗、操作简便、催化剂能再生循环,并能去除生产中产生盐酸的用废旧聚烯烃塑料制造烃油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废旧聚烯烃塑料制造烃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按常规预处理后的废聚烯烃塑料加入到裂解釜中,通入氮气并升温,至100-150℃时,停止通气并继续加热至150-250℃,关闭裂解釜通向催化床的阀门,开启通往盐酸吸收塔的阀门,吸收已生成的HCl,当加热至350-400℃时,打开通往催化床的阀门,关闭通往吸收塔的阀门,继续加热裂解釜至400-500℃,裂解气进入控温在300-380℃的可切换式催化床,经催化剂催化裂解产生的裂解气经一级、二级冷凝分馏,得到柴油、汽油,剩余不凝气体通入锅炉作燃油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出油率高,可达85%以上;油品质量高,汽、柴油符合国标70-90#汽油和-10~-20#柴油。
(2)催化剂成本低廉,约为现有技术所使用催化剂的1/4~1/5,催化效率高,可反复再生,多次使用,寿命较长;且采用可切换式催化床,在更换催化剂时不必停产。
(3)裂解釜为上下两段式,且设计有备用釜,可以比较方便地除去结焦产物,提高热效率。
(4)设计了HCl吸收装置,使原料中混杂的少量PVC产生的HCl有吸收处理,反应后没有新的污染物排出,减少了二次污染和设备腐蚀。
(5)对结焦产物中炭黑进行了回收,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综合利用率。
附图是本发明制造方法所涉及的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附图所示装置上实施。该装置由烟道气炉(1)、裂解釜(2)、给料器(3)、催化床(4)、冷凝器(5)、分馏塔(6)、回流冷凝器(7)、炭黑处理装置(8)、HCl吸收塔(9)、氮气气源(10)组成,其工艺过程为,将回收的废塑料作常规预处理,即分拣粉碎(不需清洗),除去大部分PVC,所剩产物主要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将其破碎后,经给料器(3)加到裂解釜(2)中。裂解釜(2)为两段式的,便于定期除焦,共设置3个,正常状态下使用其中的两个,另一个烘烤以除去前次反应中的结炭。在体系内通入氮气以保持还原气氛,并开始加热,加热裂解釜至100-150℃时,停止通氮气,当加热至150~250℃时,将通往催化床(4)的阀门关上,开启通往盐酸吸收塔(9)的阀门,以去除HCl。当温度升至350~400℃时,打开通往催化床(4)的阀门,关闭通往盐酸吸收塔(9)的阀门。此后,将裂解釜加热到400~500℃,控制催化床温度在300~380℃,催化床所用催化剂为含大比表面积硅铝酸盐的粘土矿物,HZSM-5,稀土Y型分子筛和金属助剂。催化后的裂解气经第一级冷凝器(5)在150~170℃状态下先冷凝出一部分重柴油,剩余部分经第二级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分馏塔(6),经回流冷凝器(7)分馏出汽、柴油和部分不凝尾气。不凝尾气可通入锅炉作燃料用,也可装罐出售。整个反应过程4~6小时,出油率达85%以上,汽油的辛烷值70-90#,柴油的十六烷值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气式快速加压过滤脱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无火花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