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钎封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96116581.2 | 申请日: | 199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2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雄;黄坚;赵颖;俞尚知;朱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真空 保温 器皿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钎封技术,尤其是一种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钎封技术,属于成型技术中的钎焊领域。
现有技术中常用真空炉式和烟道式对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钎封,特别是利用真空炉式技术,如日本Taiyo Sanso Co.申请取得的美国专利4527042,它是一种适用于真空容器的钎封方法及全自动装置,其工艺流程由加热、安置钎封板,以及钎封等步骤组成,整个流程均自动地在真空炉内连续不断地按序同步地进行,最后由设置在真空炉外的激光焊接装置所发射的激光束,穿过真空炉的透束玻璃板,直接对炉内真空器进行钎封。由于真空炉体积较大,温升较慢,炉内均温较困难,随炉冷却速度慢,而且加热元件易脆化,维修费时费资金,再则这种装置的投资费用十分庞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的设备,以及一套完善的工艺方法,实现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的目的。
本发明的内容主要在于采用了一条有效的工艺路线: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预处理→真空室内加热烘烤除气→真空室外高频感应透入式快速局部加热钎封→真空内自然冷却和真空室外急冷。与这条工艺路线相应的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装置,即采用钎封加热热源脱离真空室,利用高频感应线圈作为钎焊加热热源,设置于真空室的上方对真空室内工件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进行钎封。首先将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放置在真空室内,在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内胆空腔内设置线圈骨架,加热烘烤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或者在不锈钢真空保温器皿外胆外设置线圈骨架,加热烘烤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真空保温器皿设有抽气口底盖,抽气口底盖上方设有钎料和封盖板,封盖板向抽气口底盖一面还设有吸气剂,真空室上顶设有顶盖,经过对真空室内抽真空,包括在此过程中在真空室内,加热除气,当达到真空度10-3Pa后,接通高频感应线圈,在高频电流的电磁感应和集肤效应下,使安置在顶盖中透磁窗上方的高频感应线圈将能量集中于真空保温器皿抽气口底盖、封盖板和钎料,钎料在小于1分钟内熔化封住抽气口,真空保温器皿在真空室内冷却到小于200℃,顶盖侧面的铰链连接顶盖和真空室,打开顶盖,取出真空保温器皿。
本发明的效果十分显著,经济价值、实用价值以及节能等方面均比国内、外现有技术的指标先进,如表一:
表一本发明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