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葡萄糖发酵制备2-酮基-L-古龙酸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96116536.7 | 申请日: | 199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8074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P7/60 | 分类号: | C12P7/60;C12P39/00;C12N1/20;//C12P7/60;C12R1∶18;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发酵 制备 酮基 古龙酸 新方法 | ||
1.采用微生物转化D-葡萄糖产生2-KLG,其特点是使用了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菌株和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sp.)菌株进行串联发酵。
2.按权项要求1的方法,有代表性的菌株是欧文氏菌SCB125和棒状杆菌SCB3058,以及具有相同功效的亚株,突变株或由此而得的变异株。
3.按权项1和2要求的方法,欧文氏菌SCB125能在下列条件下利用葡萄糖产生中间产物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DKG)。
A)最适生长温度25-35℃。
B)最适pH6.5-8.0
C)在残存底物少时流加50%葡萄糖,可以提高转化率。
4.按权项要求1和2的方法产生的2,5-DKG,发酵液先用SDS处理约5-7小时。
5.按权项要求1和2的方法,用作原料的葡萄糖浓度在20-200g/l之间,最适为60-160g/l之间。
6.按权项要求1和2中所述方法,棒状杆菌SCB3058在以下条件可以将第一步发酵产生的2,5-DKG转化成Vc前体2-KLG。
A)生长温度25-30℃,最适发酵温度28-32℃
B)发酵pH5.0-8.0,最适pH6.8-7.2
C)发酵过程中必须流加0.2%葡萄糖作为氢供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5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器人射击对抗游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啤酒酿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