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基粉末合金电触头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96115149.8 | 申请日: | 1996-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林;阚瑞清;阚洁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洁清;阚瑞清 |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5;H01H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69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合金 电触头 材料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优性能的铜基粉末合金电触头材料。
目前常规电触头一直延用银基合金材料,近年来,为减少银金属的消耗,人们不断寻求以铜代银的技术途径。众所周知,铜金属表面易生成氧化铜,对于抗氧化性能好的铜镉合金,其外表面仍然不可避免生成氧化膜,特别是在电接触界面更易产生氧化,使其接触电阻越来越大并产生过高的导电温升,因而不可用于电触头材料。既使在铜合金中再添加某些抗氧化改性元素(例如石墨碳元素)也不能消除界面氧化膜的产生。目前已有的铜石墨合金电触头,因存在电接触的氧化障碍,只能用于弱电流控制电路中,而不能广泛地推广使用。由此看来,力图以静态改性方式完全消除界面氧化膜的设想是一种不可行的技术路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态改性方式,采取主动攻克电接触界面导电障碍的技术路线,在合金体中混入适量改性媒质,利用电接触瞬间的自身能量,改变电接触界面的导电机制,从而大幅度降低接触电阻,改善电接触性能,使已知的常规铜合金转变成具有优良电接触性能的电触头材料。
上述改性媒质,系采用高熔点、高硬度的晶体微粒研磨粉:碳化硼(B4C)微粉、金刚石(C)微粉。
在常规铜合金中混入上述改性媒质的作用机理说明如下:适量混入改性媒质的铜合金材料,其物理性能和电性能均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掺入的改性媒质系高熔点、高硬度晶体微粒,它不仅改善了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电弧烧损能力,更关键的是改变了电接触界面的导电机制,硬质微粒均匀分布于合金表面,当电触头的动静界面相互接触时,由于机械压力的存在,使得分布于界面上的硬质晶体微粒相互刺穿对应界面上的金属氧化膜,从而破坏了电绝缘障碍,使得电流顺畅地通过,因为硬质微粒相互交错刺入对应接触面,使得电接触界面呈现凸凹吻合的曲面接触,变常规电触头平面点接触形式为曲面吻合面接触形式,相对增大了电流导通截面,有效地降低了接触电阻。另外合金元素(例如镉元素)在电接触瞬间具有抗熔焊、抑制表面氧化和还原氧化铜等作用,做为碳化物的改性媒质,在被电弧高温分解燃烧的瞬间也产生还原氧化铜的作用,基于上述的互补改性条件,使得含有改性媒质的铜合金成为综合性能优良的电触头材料。
关于铜基粉末合金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简要描述如下:通过称量配粉→密封混拌→压制成型→无氧烧结→精压整形→二次烧结等工艺过程,制成电触头的原料型材或触头制品。原料型材为一次产品,可供应专业生产线或生产厂再加工:通过热压挤出→切断成型→冲压精整等工艺流程,制成各类不同规格的电触头制品。
关于材料组分配比实施例如下:
基本组分含量(重量%)为:碳化硼0.2~4.0%,金刚石0~0.4%,余量为已知的铜镉合金。材料基本性能:1、密度:8.4(g/cm3);2、硬度:40~60(HB);3、体电阻率:2.40μΩ·cm。
用该种铜合金制成的电触头,与现行的铜石墨合金电触头相比较,由于电接触界面的导电机理不同,接触电阻及导电温升、灭弧能力及耐烧损性能差别很大,铜石墨合金电触头仅能用于弱电流小负载的控制开关中,而本专利提出的铜基合金电触头则不仅能用于小负载控制开关,而且可用于大电流重负载的功率开关,材料成本仅比现行的铜石墨合金电触头略高,与综合性能相当的银合金电触头相比,材料成本降低十余倍,显然,该专利的技术经济价值相当可观。
该种铜基合金电触头可广泛适用于各类交直流接触器、继电器和空气开关等低压电器中,其实测电接触温升与银合金电触头相当,抗熔焊性能、灭弧指标、抗电弧烧蚀能力及工作寿命均优于银合金电触头,是银合金电触头的廉价替代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洁清;阚瑞清,未经阚洁清;阚瑞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5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锰电池中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在半导体器件内制作内连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