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渣熔铸生产铜铬合金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14678.8 | 申请日: | 199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86318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1 |
发明(设计)人: | 贾天敏;李风义;东玉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1/02;C22C9/00;C22C1/02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思文 |
地址: | 12100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铸 生产 合金 真空开关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用电渣熔铸生产铜铬合金开关触头材料的方法。
电渣熔铸铜铬合金真空开关触头是一种用作分断10KA以上电流的真空电器元件,它要求能在通过较大电流时仍具有正常的开断能力,并且具有耐压、抗熔焊、接触电阻小的性能。在使用中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在正常的开合过程中,没有微粒形成,开断后要表面光滑,没有气体释放。另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磨损性。现有技术生产真空开关触头材质是采用粉末烧结法,热浸渗法、电弧熔铸法。粉末烧结法和热浸渗法对于原材料的纯度有极高的要求,并且必须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进行。由于原材料中不可避免的要含有部分杂质,特别是氧化物,如金属铬中常含有Al2O3及Al2O3与Cr2O3的混合物等,在采用粉末烧结法和热浸渗法生产铜铬合金时,不能得到去除,这样会影响真空开关触头分断电流与电压的能力。另外浸渗法采用的金属铬粉颗粒较大,影响真空开关的性能。而电弧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二种方法的缺点,但由于其熔化铜铬合金的温度在2000℃以上,已超过了金属铬的熔点,使得金属铬的颗粒全部熔化,并在高温液态下与铜形成固溶体,而这种铜—铬固溶体在凝固过程中,铬又从铜—铬固溶体合金液中析出,形成粗大的枝晶,从而会直接影响触头材料的性能。因此,电弧熔铸法常需进一步锻造来消除枝晶的危害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几种方法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的避免金属铬以枝晶的形式析出,并能去除夹杂物,从而提高铬—铜合金触头材料性能的电渣熔铸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熔渣作为发热元件,先把铜、铬粉末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这里所说的比例是指在混合材料中,铬含量在25%~70%(重量比)。混合材料按这个比例制成电极棒放入电渣炉内,电极温度控制在1300℃-2000℃,电极棒在这个温度下熔化;在铜铬合金液通过渣池的过程中,其间的氧化物被作为发热元件的熔渣所捕获而得到净化,成为炉渣的一部分;而在这样的熔铸温度下,铜铬合金中的金属铬并不完全熔化,而主要以颗粒的形态存在。熔化后的铜包覆着金属铬颗粒形成混合液,经过渣池后进入结晶器的凝固区,冷却后成为铜铬合金触头材料。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清除原料中的氧化夹杂物,避免金属铬以枝晶的形式析出,所得到组织均匀一致,无分层,无缩孔,无孔隙。
用本法生产铜铬合金触头材料,首先要在电渣炉中放入电极棒,所说的电极棒即是要制取的铜铬合金触头原料。电极棒的制作,可采取下列方法之一:
1、先烧结金属铬粉使其成为骨架,然后向其中浸渗铜液。
2,烧结铜铬合金粉末,制成电极棒;
3、在铜管内填充金属铬粉与铜粉的混合物;
4、在铜棒上钻孔或开槽填入金属铬粉制成电极棒。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金属的氧化,可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熔渣采用无机化合物,其组成可以是单一化合物,也可以是多元化合物,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物,如:GaF2、NaF等。炉内温度控制在1300℃-2000℃。
操作时,首先将用上述方法之一制成的电极棒放入电渣炉中通电,炉温达到1300℃-2000℃之间,在这样的温度下电极棒中的铜金属熔化,而铬金属虽然表面有熔化,但仍以颗粒的形态存在于铜液的包覆之中,与铜液一起通过渣池进入结晶器的凝固区,冷却后成为均匀分布的铜铬合金触头材料。
由于在渣炉中主要采用熔渣作为发热材料,这样熔渣的温度可超过铜的熔点200℃-900℃,但没有达到金属铬全部熔化的温度,在这样的条件下,金属铬即使开始熔化也没有时间达到完全熔化,这样,金属铬在渣池中主要以颗粒的形态存在于基体中。
在铜铬合金混合液通过渣池的过程中,混合液中的氧化夹杂物等会被渣池中的熔渣捕获而得到净化。成为熔渣的一部分。从而避免了烧结法、浸渗法中夹杂物难以去除而影响合金触头材料性能的弊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学院,未经辽宁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4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防治灰霉病的农药
- 下一篇:一种止渴饮料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