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4215.4 | 申请日: | 199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1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志修 |
| 主分类号: | B31D3/02 | 分类号: | B31D3/02;B65D8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平,李丕达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耐压 接合 底板 制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蜂巢状结构垫体的接合制法,特别是指一种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
一般对于电器用品(例如,电视机、电冰箱、冷气机等)以及易碎物品(例如,玻璃杯、碗、茶具等)等的搬运输送,为防止搬运过程中因碰撞破坏或震动受损,均会在包装的纸箱中另外衬垫以具有支撑及缓冲能力的垫体,借以达到避震、防撞之效,以往最为常见的方式都是利用在纸箱中衬垫以保丽龙材料,诚然碰撞破坏或震动受损的问题大致上均获得了适当的解决,可是相对的却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困扰,首先就环保而言,当物品取走后该保丽龙衬垫连同包装纸箱即再也用不着,一旦被丢弃,该纸箱日久还可腐蚀将不致造成处理上的困难,但该保丽龙衬垫限于材质却始终不变化,加以焚烧又会产生黑烟恶臭,所以只要一天无法处理掉,日积月累终将成为环境上污染,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其次再就避震效果而言,该保丽龙衬垫无论避震能力多强,不过无法避免的其制成之后都会具有一相当的硬度,且受压之后一旦凹陷即再也无法使之恢复至原状,因而对于能提供物品的缓冲能力严格说来相当的有限,至少避震、抗压上仍有些微小的缺陷而不完美;目前有人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采用再生纸制成具蜂巢状结构的垫体来作为物品的垫材,虽然其克服了环保问题,且也提高了避震的效果,不过相对地却也产生了一些其他制造上的问题,即以往在制造该常用具蜂巢状结构的垫体时,首先其必须利用人工以手动方式展开已粘着完毕具蜂巢状结构的耐压体,而后再进行顶、底板的粘着作业,所以作业上既费时且费工,实不符合经济的原则,至于该顶、底板的接合在该耐压体上,固然经过烘干作业后得以接合的极佳,但因为该顶、底板与该具蜂巢状结构的耐压体接合的部位,面积相当的有限,属于线的接触形态,换句话说,该顶、底板与该耐压体的结合能力并非极强,因而一旦结合妥当,其后使用时很容易地即会产生剥离脱落的情形,那么粘着上不够牢靠稳固,终将影响其耐用的寿命,所以,针对以上体重的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其将顶、底板采用同步粘合一次完成的作法,因此得以缩短工作的时间,以降低制造的成本。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由于其中蜂巢状耐体与顶、底板的接合,采用面的结合方式,其面积较常用的大,所以可确保彼此的结合非常的稳固,无脱落分开之忧。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由于其可利用烘干机的进给滚轮以进行蜂巢状耐压体的自动撑开、展开作业,所以借助自动化以取代常用的手动展开方式,可获得操作省时、省工及降低制作成本之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蜂巢状耐压体接合顶、底板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步骤:
(1)取料步骤:首先取用两只成卷的再生纸以及一预定长度经粘着完毕的耐压体做为素材,而将该耐压体安放在该两只成卷的再生纸之间;
(2)进料步骤:接着借烘干机内动力的带动进给滚轮,即可将该各再生纸及耐压体予以同步带动使位移前进,且其中该耐压体在前进时并可逐步地被拉动撑开进行展开至适当的开度状态;
(3)上糊步骤:在该各再生纸及耐压体前进的过程中,可同时利用双面贴糊机在该耐压体顶面及底面同步进行轻微地压扁既上期的作业;
(4)压合步骤:其后在该烘干机内所设压台施压下,即可将该耐压体紧密地接合在该各再生纸之间,促进其彼此结合为一体;
(5)烘干步骤:在压合的同时也可借助该烘干压台所生的高热,促使该上糊的部位迅速地获得干燥,以增加粘着的效用;
(6)修边步骤:其后即借助修边机将该粘着有顶、底板再生的纸耐压体从两侧分别予以修平,使呈平整状态;
(7)裁断步骤:紧接着再利用切断机反覆地进行裁切作业,自可不断地将该粘着有顶、底板再生纸的耐压体予以截取至所需的各个预定长度,如此即得快速地完成一蜂巢状垫体的制造。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及积极效果:本发明采用在耐压体1上、下接合顶底板2、3的连续制造方法,因为其流程步骤精简十分地顺畅,其中并配合展开轮自动化地展开该耐压体1供粘着顶、底板2、3的作业,加上该耐压体1上糊的过程中稍被压扁,有助于增加涂糊接合的面积,所以,不仅粘合、接合的部位相当地牢靠,无脱落、分开的顾虑,而且无形中也能获得缩短加工的时间,促使其生产的成本大为降低,极为适用于大量的生产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志修,未经洪志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4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烯烃(共)聚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桃红葡萄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