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6112761.9 | 申请日: | 199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5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奥野满晴;七田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42 | 分类号: | H01H3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操作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具体地说涉及该操作机构合闸弹簧的蓄能机构。
通常要求将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构成按标准相继不断、不迟缓地进行电路的断开与闭合的动作。为达到按标准要求操作,将传统的断路器操作机构构成用储存在蓄能机构内的机械能进行断开动作后立即进行闭合动作,再相继进行断开动作。
作为传统的断路器操作机构,现以日本专利特开平1-154418号公报上揭示的操作机构为基础,对其组成与动作进行说明。
后述图7表示处于闭合状态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组成。
使与动触头100相连的杆2固定在由断路弹簧101给于沿反时针方向回转力的主轴3上、且用拉闸(引き外し)闩4维持合闸位置,当用拉闸触发机构5使拉闸闩4沿反时针方向回转时,使拉闸闩4与杆2的接合被解除,杆2借助断路弹簧的回转力沿反时针方向回转,使动触头100断开。
把固定在凸轮轴8上、形成把与凸轮轴8一起回转的大齿轮90的中心与设置在其侧面上的连接销90a间作为曲柄,把固定于由合闸弹簧102赋于沿反时针方向回转力的合闸用主轴6的合闸杆7作为杠杆,把设置在大齿轮90的侧面上的连接销90a与合闸杆7的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杆10作为连接棒,把合闸杆7作为主动件而形成连杆曲柄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大齿轮90因合闸闩11而静止于从机构的设想点沿时针方向稍稍偏移的等待位置。当用合闸触发机构12使合闸闩11沿反时针方向回转,用储存在合闸弹簧102内的机械能分别使合闸杆7沿反时针方向,大齿轮90沿时针方向回转。并且,使固定在凸轮8上的凸轮13与大齿轮90一起回转,使处于断开位置的杆2克服断路弹簧101的回转力而回复到合闸位置,使动触头100闭合。据此,将机械能储存在断路弹簧101内。
因此,当正与大齿轮90啮合的小齿轮95沿反时针回转、克服合闸弹簧102的回转力,使大齿轮90沿时针方向回转,从而回复到图7所示状态。
将以上所述各构件组装在框架1上形成操作机构。
后述图8表示在图7所示状态的大齿轮90与小齿轮95的啮合部。在大齿轮90的面对小齿轮95的部分上切去规定数目的齿,且设置缺口部91。将具有与大齿轮90的齿形相同的两个爪的同步爪92通过销93与压缩弹簧94可摆动地安装在此缺口部91的内部,因此,当小齿轮95沿反时针方向回转、从而对同步爪92的远离销93一侧的爪的啮合面进行推压时,从相接触的齿面压力角的关系,成为在同步爪92上有以销93为支点沿时针方向的回转力矩作用,使同步爪92以销93为中心沿时针方向回转,脱离与小齿轮95的啮合,使大齿轮90不能回转。另一方面,当大齿轮90沿时针方向回转时,使同步爪92的远离销93一侧的爪与小齿轮95啮合,作用在此爪上的推压力起着使同步爪92沿反时针方向回转的回转力矩的作用,然而,由于形成同步爪92在大齿轮90的外侧不能回转,从而在同步爪92的姿态保持图示状态不变条件下使小齿轮95进行回转。使小齿轮95依次与同步爪92的接近销93一侧的爪、邻靠同步爪92的大齿轮90的齿啮合,使大齿轮90与小齿轮95的啮合恢复。
在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部上使用上述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在断路器相继进行两次断开动作和一次闭合动作后,在进行将机械能向合闸弹簧内储存之际,在储存动作结束时刻以后,不使小齿轮的驱动源上或合闩机构上发生来自小齿轮的回转力的过大的力。
即使储能动作结束,因使小齿轮回转的驱动源本身具有惯性而不会立即停止。因此,直至驱动源停止期间,使同步爪摆动、同步爪与小齿轮齿面啮合,从而随之反复发生冲击,为了不使小齿轮与同步爪因该齿面冲击而受损伤,有必要在其材料选用上以及工作方法上给予充分注意,从而产生使此部分价格提高的缺点。此外,也存在随着同步爪与小齿轮齿面啮合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噪声问题。
因此,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成立,目的在于提供不产生齿轮的断续啮合以及随之而发生噪音、可靠性高且造价低的断路器操作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27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