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型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96112235.8 | 申请日: | 1996-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刚弘;松本兼三;佐藤孝;山中正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C18/356 | 分类号: | F04C18/356;F04C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例如空调机或冷冻机等的回转型压缩机,特别是一种通过对密封容器内的电动元件和回转压缩元件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界面结构进行改进、大幅度地降低了排出气体压力脉动所产生的密闭容器内的气柱共鸣以及回转压缩元件气缸内的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从而降低了运转时噪音的回转型压缩机。
以往,这种回转型压缩机的结构例如图6所示的那样,在内底部积存有冷冻机油O的密闭容器1内下部,装有电动元件2及由该电动元件2的轴3驱动的回转压缩元件4,该压缩元件4的气缸5通过盖8装在枢轴地支撑前述电动元件2的轴3的主轴承6和副轴承7之间,该气缸5与前述密闭容器1的内周侧壁面1a接合并固定,同时,在气缸5的上端面5a和电动元件2的下表面2a之间形成空间10,并且前述气缸5的形状采用如图7所示的墨鱼型结构。
但是,在上述以往结构的回转型压缩机中,由于在回转压缩元件4采用墨鱼形状气缸5的情况下,与密闭容器1的接合部位少,因此,很难减少密闭容器1的高频率振动。
此外,即使像图8及图9所示的那样,采用圆形的以往气缸5的情况,由于前述空间10的全部界面基本由刚性壁形成,声波能量几乎100%变为反射率,很难降低由排出气体压力脉动引起的密闭容器1内的气柱共呜及气缸5内的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这样就不能将噪音降低到低频率的噪音水平。
图10示出了采用圆形的以往气缸5时空间10气隙附近、盖排出孔附近及定子铁芯附近共鸣频率的测定结果,由于空间10的全部界面由刚性壁形成,因此,很明显共鸣模式多,声压绝对值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由排出气体压力脉动所引起的密闭容器内的气柱共鸣以及由回转压缩元件气缸内的压力脉动所引起的振动、从而降低运转时噪音的回转型压缩机。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在内底部积存有冷冻机油的密闭容器内的下部装有电动元件及由该电动元件驱动的回转压缩元件,该回转压缩元件的气缸装在枢轴地支撑前述电动元件轴的主轴承与副轴承之间,并与密闭容器的内周侧壁接合而固定,而且,在该气缸的上端面与电动元件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空间,该空间界面的一部分用吸音材料形成。
即是说,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回转压缩元件气缸的上端面与电动元件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间界面一部分由吸音材料形成,借助于吸音材料的吸音率,使该空间中的共鸣频率经过高次移动,从而降低了低频率。
此外,空间界面的一部分是气缸的端面,并且在采用圆形气缸的场合,由于与密闭容器的接合部位增多了,所以,可以将由气缸内压力脉动所引起的高频率振动的激发抑制到最小。使涉及到从低频率区域到高频率区域的大范围噪音级的降低成为可能,由此,达到了降低运转时噪音的目的。
进一步,形成一个空间界面的气缸上端面的面积50%以上浸入作为吸音材料的冷冻机油中,由此,降低了空间中的声压级,同时,使共鸣频率经过高次移动。
更进一步,将气缸上下两端面间的厚度设定为气缸整体厚度的45%-85%,由此,可使气缸轻型化,降低了费用,实现了压缩机整体轻型化。
图1是本发明回转型压缩机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2是用斜线表示的图1回转压缩元件气缸的整体厚度与端面厚度的面积比的平面图。
图3是用斜线表示的浸入冷冻机油的图1气缸端面面积的平面图。
图4是采用圆形的新型气缸的场合空间共鸣频率的测定结果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回转型压缩机与以往回转型压缩机噪音测定结果的比较说明图。
图6是以往回转型压缩机一个例子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以往墨鱼型汽缸的平面图。
图8是以往回转型压缩机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以往圆形气缸的平面图。
图10是图8所示以往的采用圆形气缸时空间共鸣频率的测定结果说明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详细叙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回转型压缩机,具有与图8及图9所示以往结构的采用圆形气缸的回转型压缩机基本相同的整体结构。
即是说,本发明的回转型压缩机如图1所示,在内底部贮存有冷冻机油O的密闭容器1内的下部,装有电动元件2及由该电动元件2的轴3驱动的回转压缩元件4,该压缩元件4的气缸5通过盖8装在枢轴地支撑电动元件2轴3的主轴承6和副轴承7之间,该气缸5与前述密闭容器1的内周侧壁面1a接合而固定,并且在前述气缸5的上端面5a与电动元件2的下表面2a之间形成空间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2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