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炼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6112185.8 | 申请日: | 1996-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7-16 |
| 发明(设计)人: | G·格林菲亚德;E·A·拉桑达;G·伦帕;S·E·施滕菲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F27B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民军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熔炼 设备 | ||
1.熔炼设备,包括:
a)至少一个可以进入和抽出的输入管(5,12),它在电弧炉操作方式下至少是一个第一电极(5);
b)至少一个第二电极(6);
c)至少一个用于排空熔化料(7)的可以关闭的熔化道(17’);
d)至少一个用于排出熔渣(8)的可以关闭的出渣槽(18’);
e)一个炉盖(4),通过炉盖(4)至少插入一个第一可进入和抽出的输入管(5,12);
f)至少还有一个开口(15,24);其特征在于:
g)至少一个第一电极(5)可以由至少一个反应介质导入管(12)所替换,从而,在操作过程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极(5)和至少一个反应介质导入管(12)可以临时地先后通过开口插入炉盖(4)中;
h)熔炼设备可以围绕在熔化道(17’)和炉底电极(6)之间、紧靠在反应器下部的(21)的底部下面的第一旋转中心(19)转动一个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β),并且
i)围绕位于炉帽(3)中炉盖(4)范围内的第一移动的输入管(5,12)的中心部位的第二旋转中心(20)转动一个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α)。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第一旋转角度(β)≤60°。
3.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第二旋转角度(α)≤±45°。
4.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
a)在熔炼设备(1,2)中,熔化区(7)的熔池高度(h)与熔池直径(d)的比例在0.05-5的范围内;
b)熔炼设备(1,2)中的反应容积在0.5-1.5m3/吨熔化料的范围内。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熔炼设备(1,2)中熔化区(7)的熔池高度(h)与熔池直径(d)的比例在0.25-0.35的范围内。
6.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熔炼设备(1,2)中的反应容积在0.77-1.29m3/吨熔化料的范围内。
7.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至少一个可以关闭的出渣槽(18’)用一个宽度向外增大的炉渣堵头(18)关闭,该堵头平滑地锁定在反应器容(1,2)的内壁处。
8.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
a)围绕熔炼设备的反应器中部(22)至少设置一个被供给直流电的电磁线圈(16),用于电磁阻尼熔炼设备内的熔融金属(7)和/或熔渣(8)的运动;
b)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上述至少一个电磁线圈(16)产生的磁通密度在50-120mT范围内。
9.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其特征是,与炉盖(4)一起在炉帽(3)内至少还设置一个开口(15)。
10.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熔炼设备用于炼钢的应用,
a)其中,在转炉工艺过程中、在第一工艺步骤中,在压力下通过气体导入管(12)向熔炼设备内的熔融金属供给氧气;
b)然后用电极(5)代替气体导入管(12);
c)在第二工艺步骤中,在熔炼设备中进行电弧熔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未经亚瑞亚·勃朗勃威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21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