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的储氢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10248.9 | 申请日: | 1996-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4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堂;刘剑;高学平;叶世海;李清泉;童立荣;林刚;周作祥;汪根时;宋德瑛;张允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B22F9/08;H01M4/86 |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尊生 |
| 地址: | 3000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储氢合金电极材料的制备。
由于储氢合金能够可逆地吸收和放出大量的氢,因此储氢合金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研究与开发也开展得非常迅速,并已实现了初步产业化。储氢合金主要包括三大系列:稀土基储氢合金,钛镍基储氢合金和镁基储氢合金。目前,储氢合金的制造方法一般是先熔炼合金锭,再采用机械粉碎法、高压氢化法或气流粉碎法进行粉碎得到合金粉。熔炼后合金锭冷却时由于其表面与内部冷却速度不一致,造成合金成分的偏析,炼成的合金不均匀。一种改进方法是采用速冷却,合金成分比自然冷却均匀;但由于合金锭有一定的几何尺寸,其表面与内部之间仍有一定的温度梯度,结果还不够理想。采用机械粉碎等上述方法进行粉碎时,得到的合金粉的形状均为无规则形,其缺点是合金粉的振实密度较小,由于电池的体积有限,负极的体积也有限,故在储氢合金负极内难以容纳更多的储氢合金粉,其容量难以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的储氢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它们是:
MmNiuAxByCzDw,Mm为混合稀土,A=Mn、Sn、V;B=Cr、Co、Ti、Nb、Zr、Zn、Si;C=Al、Mg、Ca;D=Li、Na、K;1≤u≤5,0≤x≤0.95,0≤y≤1,0≤z≤0.7;0≤w≤0.9;4.4≤u+x+y+z+w≤5.6。
TiNi,Ti2Ni或Ti3Ni2。
TiNi1-xMx,其中M=B、Al、Mn、Zn、V、Si、Fe、Cu、Co、Mg及碱土元素、La等稀土元素以及混合稀土,0≤x≤0.3。
Ti3Ni2-xMx,其中M=B、Al、Mn、Zn、V、Si、Fe、Cu、Co、Mg及碱土元素、La等稀土元素以及混合稀土,0<x≤0.5。
Zr1-uTiuVxAyBzCn,其中A=Mn、Zn、Sn;B=Ni、Cr、Si;C=Mo、W、Co、Nb、Al;0≤u≤0.9,0≤x≤0.8,0≤y≤1,0≤z≤1.6,0≤n≤0.8,1.4≤x+y+z+n≤2.6。
Mg2Ni0.75AxBy,其中A=Pd、Mo、Fe、Co;B=Ti、Al、Cu、Mn、Zn、Sn;0≤x≤0.3,0≤y≤0.3。
本发明是采用气体喷雾法制备球形储氢合金,球形储氢合金有利于紧密堆积,振实密度较高,同样体积的负极内可容纳更多的储氢合金粉,自然也就提高了容量;而且合金颗粒之间接触紧密,导电、导热性能更好,有利于大电流放电,可用于制作高容量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球形合金粉的制造集合金的熔炼与制粉连续完成,简化了制造过程。合金熔炼完成后采用喷雾法使熔融的合金变成细小的颗粒进行冷却,有利于实现速冷却降温,有利于合金成分的均匀。速冷却使得球形合金粉末表面的合金组织近似于非晶状态,有利于电极的活化和充放电循环寿命。
本发明是将原材料按一定组成比称重,在中频感应炉中高温熔化,熔融温度为800~1600℃,加热时间为20-40分钟,熔化后保温10-15分钟。在合金熔炼完成后,用1~15MPa的氩气流将熔融合金喷成细小的合金液滴,经过瞬间的速冷却降温,冷却速度为104~105℃/秒,形成球形合金粉末。通过控制氩气的压力,可以有选择地控制合金粉末的粒度。
本发明适用于AB5型、AB2型、AB型、A2B型二元和多元储氢合金以及以上类型的非化学计量的储氢合金和合金锭难以粉碎的储氢合金,如:钛镍基储氢合金和锆基储氢合金;TiNi合金锭无论是用机械粉碎法还是氢粉碎法都很难粉碎,本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喷雾法可以顺利地制造出TiNi球形合金粉。采用球形储氢合金粉制作的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负极,其特点是容量高,尤其是大电流放电。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可从下述实施中得以体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0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配料器
- 下一篇:一种数控利用风能的抽油与注水联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