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车辆可变轮距转向架无效
| 申请号: | 96110093.1 | 申请日: | 1996-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小河原正夫;若生宽治;德田宪晓;箕轮行雄;青木恒雄;渡边晃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东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1F7/00 | 分类号: | B61F7/00;B61F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可变 轮距 转向架 | ||
1.一种用于改变铁路车辆的转向架的轮距的系统,该转向架具有一对用于通过车轮(9)在轨道上支承车轮车轴(4)的边梁(1)、分别设置在边梁(1)下以接纳车轮轴(4)的两端的车轴箱(3)、和分别在其上旋转支承车轮(9)并置于可沿车轴滑动的车轴上的轴套(7),该系统包括:
形成在各轴套(7)的外圆周面上的第一啮合装置(15A,15B);
形成在各车轴箱(3)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啮合装置(16,17),并当车轮(9)定位在与其中一个不同轮距配合时,选择性地与第一啮合装置(15A,15B)配合;
在两个不同轮距的钢轨(21,22)之间铺设并使铁路转向架框架在其上滚动的轮距变化的钢轨(23);以及
与所述的轮距变化的钢轨(23)的平行设置的车辆支撑钢轨(26,27),使铁路车辆的转向架在垂直方向中与轴套(7)和车轮(9)分开,从而将第二啮合装置(16,17)与第一啮合装置(15A,15B)脱开,同时铁路车辆的转向架滚动在所述轮距变化的钢轨(23)上,使在无需停止铁路车辆的转向架下改变轮距,其特征在于:
第一啮合装置(15A,15B)包括在各轴套(7)的外圆周面上的锥形凸件;
第二啮合装置(16,17)包括在各车轴箱(3)的内表面上的锥形止动器,用于在车轮(9)定位在预定轮距时,在无间隙地接纳该凸件,从而紧固定所述该对边梁(1);和
所述轮距变化的钢轨(23)被成形为从车辆支撑钢轨(26,27)向下倾斜,将锥形凸件从锥形凸件向下移动,从而根据钢轨轮距的变化,确保轴套(7)轻微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每个车轴箱(3)和每个车轴(4)连于一体的连接装置(18),用于限制车轴箱相对于轴套的垂直移动,并在该铁路车辆的转向架开始运行于轮距变化的钢轨(23)上之前,使轴套与车轴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每个车轮(9)的驱动马达(10),所述马达具有形成在各轴套(7)的外圆周面上的定子(10a)。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车轴(4)的两端部开设有环槽(6),而每一车轴箱(3)上则设有置于车轴的环槽中的延伸件(17),每一连接装置(18)上具有紧邻于所述的延伸件的楔形件(18a),可迫使其进入车轴上的环槽(6)中,还有用于将该楔形件压入环槽中去的楔形推压件(20),当楔形件(18a)被迫进入环槽中时,通过其楔形作用,所述的楔形件将延伸件(17)压靠到环槽(6)的侧面,从而将车轴箱与车轴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车辆支撑钢轨(26)具有一由其横向伸出的楔形导引钢轨(27),可克服楔形推压件(20)的推压力,从车轴(49)之环槽(6)中反推楔形件(18a),从而使车轴箱(3)与车轴(4)分开。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变轮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距变化的钢轨(23)还包括沿轮距变化的钢轨(23)在其两侧伸延的导引钢轨(24),所述的导引钢轨与车轮(9)的侧面接触;和用于推压该导引钢轨(24)的推压件(25),使所述的导引钢轨与车轮(9)的侧面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车轴箱(3)在其底面上装有用于调整厚度的垫片(50),所述的垫片与车辆支撑钢轨(26)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东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铁道建设公团;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东京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00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