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09854.6 | 申请日: | 199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3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洪;彭立娥;孙建永;李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C05G3/00;C05D9/02;C12N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政 |
| 地址: | 1008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生物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效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生物复合肥至少包括:
1)微生物发酵液的混合液,其中至少包括:芽孢杆菌和解磷菌、根际联合固氮菌分别发酵的发酵液,可选用的芽孢杆菌包括: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解磷菌包括:解磷巨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根际联合固氮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在上述芽孢杆菌和解磷菌、根际联合固氮菌中,也可各只选用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芽孢杆菌发酵液与解磷菌、根际联合固氮菌发酵液的体积比依次为(2-3)∶(1-2)∶(3-5);
2)植物微量元素,至少包括: 硼、锌、铜、钛、锰、钼、碘、氯、钾、硅、铁、镁的化合物,可选用四硼酸钠1-5%,硫酸锌1-4%,硫酸铜0.01-0.06%,二氧化钛0.1-0.5%,碘化钾0.05-0.5%,氯化钾1-5%,硅酸钠0.4-0.8%,硫酸镁0.005-0.02%,硫酸亚铁0.02-0.08%,钼酸钠0.01-0.05%,其中百分数皆为重量百分数;
3)吸附剂,可选用的至少包括:腐殖酸土,草炭土,海泡石粉,蛭石粉或褐煤粉,可只选用其中一种、两种或者多种混合使用,所述各种物质的粒度为80-150目,使用前在90-120℃灭菌;
上述1)-3)中的物质在所述高效生物复合肥中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混合发酵液∶植物微量元素∶吸附剂=(26-38)%∶(4-10)%∶(60-7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复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生物复合肥中的吸附剂为经90-120℃烘干灭菌的腐殖酸土粉或腐殖酸土粉与海泡石的混合物,二者的百分比为6∶4,其粒度为80-150目。
3.一种高效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
一、微生物发酵培养:
(一)三角瓶培养
按常规方法配制所用各种芽孢杆菌和解磷菌的营养肉汁培养基和按下述配方(I)配制固氮菌培养基各2.5-4升,调PH6.8-7.2,分装于5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个三角瓶装120-150毫升,0.1MPa灭菌30分钟。
配方(I)至少包括:甘露醇5g,谷氨酸钠0.4g,葡萄糖酸钠5g,磷酸二氢钾0.8g,氯化钠0.2g,硫酸镁0.2g,1%钼酸钠1毫升,1%硼酸1毫升,1%硫酸锰1毫升,1%硫酸亚铁1毫升,蒸馏水1000毫升,调PH6.8-7.2。
将芽孢杆菌,其中可选用的包括: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解磷菌包括:解磷巨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接种在上述装有营养肉汁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上述的芽孢杆菌和解磷菌中可各只选用其中一种,也可以选其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可选用的根际联合固氮菌为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也可以只选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使用,将其接种在装有固氮菌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上保持温度28-32℃,振荡培养2-4天。
(二)种子罐发酵培养
(1).配制发酵培养基
按以下配方(甲),在A、B、C、D、E种子发酵罐中配制等量的培养基。于F、G种子发酵罐中,按配方(乙)配制等量的培养基。
配方(甲):至少包括:大豆粉或大豆饼粉0.7-4%,玉米粉0.5-2.5%,饲料酵母粉0.25-2.0%或酵母浸汁0.025-0.2%,磷酸氢二钾0.01-0.04%,氯化钠0.25-0.6%,硫酸锰0.001-0.006%,其他为水,调PH6.8-7.2,0.1MPa灭菌30分钟,用于芽孢杆菌和解磷菌的发酵;
配方(乙):至少包括:蔗糖0.5-2.0%,饲料酵母粉0.5-2.0%或酵母浸汁0.05-0.2%,葡萄糖酸钠0.25-1.5%,磷酸二氢钾0.05-0.15%,氯化钠0.02-0.08%,硫酸镁0.02-0.08%,碳酸钙0.2-0.4%,钼酸钠0.001-0.005%,硼酸0.001-0.004%,硫酸锰0.001-0.003%,硫酸亚铁0.001-0.003%,其他为水,调PH6.8-7.2,0.1MPa灭菌30分钟;
(2).种子罐发酵
当上述种子罐中的培养基温度下降至28-32℃时,分别将三角瓶中的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接种在A、B、C种子瓶中,将三角瓶中的解磷巨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接种在D、E种子发酵罐中,将三角瓶中的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接种在F、G种子罐中,接种量为(0.5-1.5)×108个/毫升发酵液,控制PH6.4-7.2,温度28-32℃,通气量1∶0.25-1.0,待A、B、C、D、E发酵罐中菌数为(4-10)×109个/毫升,F、G发酵罐中菌数为(4-8)×109个/毫升时,停止发酵。
(三)生产罐发酵
除生产罐的容积和发酵培养基配制量比种子罐扩大10倍外,所选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控制的PH值和灭菌条件完全和种子罐发酵一致,待各生产罐中的发酵液温度下降至28-32℃时,一一对应将种子罐中的发酵液转移至生产罐中,扩大发酵液培养,控制PH6.4-7.2,温度28-32℃,通气量1∶0.25-1.0,待A、B、C、D、E生产罐中的菌数为(6-12)×109个/毫升,F、G生产罐中的菌数为(4-10)×109/毫升时,停止发酵。
二、混合制成产品
(1).从A、B、C、D、E、F、G生产罐中,依次按体积比A∶B∶C∶D∶E∶F∶G=1∶1∶1∶1∶1∶2∶2放出发酵液于配料槽中混合成混合发酵液;
(2).按重量比将1的混合发酵液与植物微量元素和吸附剂依次按(26-38)%∶(4-10)%∶(60-70)%的比例混合,植物微量元素至少包括硼、锌、铜、钛、锰、钼、碘、氯、钾、硅、铁和镁的化合物,可选用四硼酸钠1-5%,硫酸锌1-4%,硫酸铜0.01-0.06%,二氧化钛0.1-0.5%,碘化钾0.05-0.5%,氯化钾1-5%,硅酸钠0.4-0.8%,硫酸镁0.005-0.02%,硫酸亚铁0.02-0.08%,钼酸钠0.01-0.05%,其中百分数皆为重量百分数;吸附剂,可选用的至少包括:腐殖酸土,草炭土,海泡石粉,蛭石粉或褐煤粉,可只选用其中一种、两种或者多种混合使用,所述各种物质的粒度为80-150目,使用前在90-120℃灭菌;
(3).包装:将上述各种物质混合后,分装于密封袋中,也可以是将植物微量元素与吸附了混合菌液的吸附剂按比例分开包装使用,本发明的高效生物复合肥中,总有效活菌数为(8-25)×108个/克。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生物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中使用的芽孢杆菌为蜡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解磷菌为解磷巨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这两类菌在发酵中的培养基为含有大豆粉2.5%,玉米粉0.75%,饲料酵母粉0.75%,磷酸氢二钾0.2%,氯化钠0.5%,硫酸锰0.02%,PH6.4-7.2的水溶液;根际联合固氮菌培养基为蔗糖1.0%,大豆粉1.5%,饲料酵母粉0.75,葡萄糖酸钠0.5%,谷氨酸钠0.1%,磷酸二氢钾0.08%,氯化钠0.025%,硫酸镁0.05%,钼酸钠0.001%,硼酸0.001%,硫酸锰0.001%,硫酸亚铁0.002%,PH6.4-7.2的水溶液;
发酵终止后,将7种发酵液按体积比1∶1∶1∶1∶1∶2∶2混合,再将混合的发酵液按如下重量比混合即发酵混合液:植物微量元素∶吸附剂=(26-38)∶(4-10)∶(60-70);
其中的植物微量元素至少包括:四硼酸钠2.7-3.5%,硫酸锌1.5-3.7%,硫酸铜0.01-0.05%,二氧化钛0.15-0.5%,碘化钾0.1-0.5%,硫酸亚铁0.03-0.05%,氯化钾1.5-5%,硅酸钠0.4-0.7%,硫酸镁0.005-0.015%,钼酸钠0.01-0.04%,其中的吸附剂为60%腐殖酸土与40%海泡石均匀混合物,经90-120℃灭菌的粉末,粒度为80-1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8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茄科植物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保健茶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