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头痛、头晕的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6109574.1 | 申请日: | 1996-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75421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3-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成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德祯 |
地址: | 35115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头痛 头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头痛、头晕的药及其制备方法。
头痛、头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特别是精神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非身体其他部位疾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等,往往反复发作,如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在头部三叉神经区域内发生时,阵发性剧烈疼痛,犹如刀割,不发作时,犹如正常人一样,没有疼痛感觉,但反复的发作,使患者难于忍受,发生恐惧与焦虑,造成食欲不振,影响精神状态甚甚。目前疗法多是服用复方阿斯匹林或止痛药物,严重者可动手术切断神经,对神经紧张性头痛或者神经衰弱者头痛,多为鼓励患者参加锻炼,给以精神上的安慰,配以药物治疗,但效果难以保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之缺点,而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性头痛、精神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头晕效果好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按照祖传秘方,经申请人多年实践,参考现代药理学成就,去粗取精,按中医理论组方而实现的。
本发明药物组分及其重量比如下:
半夏 5-15 白术 5-15 白蒺藜 10-20
茯神 10-15 泽泻 10-20 龙骨 20-30
柴胡 5-15 川芎 8-15 桃仁 5-10
香附 8-15 防风 7-14
制备本发明药物组分的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
半夏 10-15 白术 8-12 白蒺藜 16-20
茯神 10-13 泽泻 15-20 龙骨 25-30
柴胡 10-15 川芎 10-12 桃仁 5-8
香附 10-15 防风 7-10
本发明药物配方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半夏 15 白术 12 白蒺藜 20
茯神 12 泽泻 18 龙骨 26
柴胡 12 川芎 12 桃仁 6
香附 11 防风 10
其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味甘苦、性温、明代王好古称之:“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无汗则发、有汗则止、与黄芪同功”。现代研究证明,其有降糖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强壮身体作用;白蒺藜,辛苦温,可散肝郁,理肝气;获神:味甘、淡、性平,其长于镇静安神,《名医别录》说,获神“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泽泻:味且性寒,是良好的滋阴药物,具有利水,渗湿、降脂延寿的功效,近代研究表明还有广谱的抗菌作用,此外尚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龙骨:甘涩性平,主治多汗虚喘,惊狂失眠;柴胡:味苦微寒,疏肝解热;川芎:辛温,活血理气,搜风止痛;桃仁:味苦、甘、性平,其活血行瘀,润肠通便、祛风延年,现代研究表明,桃仁能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改善血液流动的性质,解除血液浓粘凝聚状态,并能降低心肌氧耗量,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香附:辛苦性平,理气解郁,调经止痛;防风:辛甘微温,其祛风胜湿,发汗解表。
上述药物组份可以按照常用的制剂工艺制备成临床上常用药剂,例如胶囊剂、片剂、冲剂、丸剂、散剂。
本发明药物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镇静安神、活血理气、祛风止痛、降压降脂延衰的功效。经临床验证100余例,有效率在92%以上,治愈率达85%以上。
实施例
选用下列组份及其重量比
半夏 14 白术 10 白蒺藜 20
茯神 12 泽泻 20 龙骨 30
柴胡 15 川芎 12 桃仁 8
香附 12 防风 10
本发明药物的加工方法是将上述组分去杂质,洗净、烘干粉碎、过至少120目筛,灭菌处理,分装粉末入胶囊,即为成品。服用时,每日两次,每次1-2个,一个月为一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成,未经林国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9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