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两种系统协议变换的收发信机中继器无效
| 申请号: | 96108976.8 | 申请日: | 1996-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 发明(设计)人: | R·A·威德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球星有限合伙人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4 | 分类号: | H04B7/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叶恺东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种系 协议 变换 收发 中继 | ||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知道了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例如,1994年4月12公Robert A.Wiedeman美国专利5303286号专利作为参考,该专利的名称为"无线电话/卫星漫游系统"。在美国专利5303286中记载的许多美国专利,外国专利和其它公开物也作为参考。
在这里特别感兴趣的是基于卫星的利用低地球轨道的多个卫星的通信系统的种类,涉及"LEO"系统或LEOS。LEOS用在地面上信号"脚印"(footprint)的移动图型来表征,相应于一个或多个射束的覆盖区域的每个脚印的地方由给定的卫星发送和接收这些射束,因为该卫星绕着地球的轨道。这些卫星可能是与被称为网间连接器的陆地站进行通信。这些卫星可能用作为中继器,用于转播通信,例如从一个地面站到另一个地面的电话呼叫。其中的一个地面站可能是一个网间连接器,而另一个可能是具有手持或车载收发信机的用户。
现存的或已经提出的其它类型的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其中单独的卫星能够转播通信直接地到另一个卫星,而不需要中间地面站。但是,这种增加的功能性导致增加卫星复杂性的费用。
可参见Davis等人的美国专利5008952(4/16/91),名称为"具有地区协议变换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根据这个美国专利的教导,卫星寻呼系统利用交叉耦合的非同步卫星,该卫星包括可编程的编码器,用于编码所接收的以第一数据格式编码的数据信息组成为第二种数据格式。第二种数据格式打算相应于特定地理传送区域内便携式通信接收机的信令要求。
如可能被实现的那样,这种方法要求增加每个卫星的复杂性,因为卫星必须执行接收传输的星载信号处理,用于按规定路由发送接收的传输和用于执行数据信息组编码功能。
本发明涉及用于耦合第一卫星通信系统到第二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和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系统以不同协议工作。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系统使用扩展频谱(SS),码分多址(CDMA)技术,其中卫星用作简单的"弯管"中继器,用于转播用户和网间连接器之间的通信。第二卫星通信系统可能是任何其它类型的系统,至少具有一个特征,即阻止第一和第二系统之间的直接通信。在下面描述的例子中,第二系统使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而且能够启动直接的星对星间的通信链路。
放置一具基于陆地的或地面的协议变换单元,用于从第一或第二系统的卫星接收通信,并且该单元包括用于变换该传输到另一适于传输到其它系统的传输的电路。例如,例如从第一系统接收的SS_CDMA传输变换为TDMA格式,并被发送到第二系统。在被发送到第二系统的地面站之前,至少在第二系统的两个卫星之间转换通信,用于连接到本地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
通过放置在两上不同的基于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协议变换器形成根据本发明的混合通信系统,因此,链接两个不同的系统,用于双向话音和/或数据通信。
当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详细的说明书时上面提出的和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就更明显了,其中:
图1是卫星通信系统的方框图,该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构成和工作;
图2是图1的其中一网间连接器的方框图;
图3A是图1的其中一个卫星的通信有效负载的方框图;
图3B说明与图1的其中一个卫星相关联的波束圆形的部分;
图4是表示支持卫星遥测和控制功能的地面设备的方框图;
图5是图2的CDMA子系统的方框图;
图6是说明从第一基于卫星通信系统经本发明的协议变换系统到第二基于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的方框图;和
图7是更详细地说明图6的协议变换系统的方框图。
图1以图说明卫星通信系统10的优选实施例,该卫星通信系统10适用于本发明的协议变换的优选实施例。在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之前,将首先描述通信系统10,以便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的协议变换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球星有限合伙人公司,未经环球星有限合伙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8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