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条辐的螺旋桨无效
| 申请号: | 96108801.X | 申请日: | 1996-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彪龙 |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庆繁,吕植勇 |
| 地址: | 43005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条辐 螺旋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舰船螺旋桨推进器。
现代舰船螺旋桨桨叶的侧投影是底边落在桨毂上,尖角径向伸出的近似三角形。其侧投影宽度为桨叶导边与随边之间的宽度S,在叶根附近有最大值,向叶梢方向逐渐减小。历史上(1836年)有过一种扇形桨叶的螺旋桨,其侧投影是短边落在桨毂上、长边径向伸出的矩形。传统的螺旋桨桨叶在小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侧投影宽度大,较大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侧投影宽度小,是由于桨叶面积在叶腰至叶根范围分布比例过大造成的。这种叶型使得传统螺旋桨效率较低、水力噪声大、空泡性能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推进效率高、水力噪声小、空泡性能好的一种有条辐的螺旋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螺旋桨桨叶的侧投影面积分布,使立在桨毂轴线上的近似三角形的侧投影,掉头成为倒立在桨毂轴线上、径向上宽下窄的侧投影图形,用以提高最大至较大旋转半径区间的桨叶面积分布比例,减少叶腰至叶根范围的桨叶面积来实现的。本发明由桨叶、条辐和桨毂组成,其特征是在传统螺旋桨桨叶叶腰至叶根区间掏一个或多个孔,余下的桨叶叶腰至叶梢间的部分即为本发明的桨叶,它分布在最大与较大旋转半径区间;剩下的桨叶叶腰至叶根间的结构即为本发明的条辐,条辐是桨叶与桨毂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构件。其特征是条辐与桨叶构成组合结构,桨叶叶腰至叶根区间的侧投影图形宽度S比叶腰至叶梢区间的最大宽度小,即条辐的侧投影图形累积宽度比桨叶侧投影图形最大宽度小。条辐可以是杆状、弯梁状、栅状或网状结构,并具有螺距面。该螺距面可以与桨叶一致,也可以与桨叶不一致。条辐的数目与掏孔数目及位置有关。
在传统螺旋桨桨叶叶腰至叶根区间掏一个实孔,得到由导边和随边构成的两根条辐的组合结构;掏两个实孔,得到有三根条辐的组合结构,其正投影图如图1所示,其侧投影图如图2所示;如果不规则地掏多个实孔,则得到有网状条辐的组合结构。
将图2所示组合结构中三根条辐沿宽度方向累积,得到有一根条辐的等效侧投影示意图,如图3所示;这实际是沿导边和随边向原桨叶厚度线方向掏两个虚孔,得到有一根条辐的组合结构,其正投影图如图4所示,其侧投影图如图5所示。
本发明可以按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进行设计和制造,也可由传统螺旋桨改造而成。本发明可以用铁、铜、铝及其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造。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条辐与桨叶构成的组合结构,使条辐的侧投影图形累积宽度比桨叶侧投影图形最大宽度小得多,相对提高了桨叶侧投影的面积比例,从而提高了推进效率、降低了水力噪声、改善了空泡性能。经与楚思德B型三叶挂机螺旋桨的初步试验对比,推进效率由0.5586提高到0.7-0.75。
图1为有三根条辐的组合结构正投影示意图;
图2为有三根条辐的组合结构侧投影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组合结构将三根条辐宽度累积后的等效侧投影示意图;
图4为有一根条辐的组合结构正投影示意图;
图5为有一根条辐的组合结构侧投影示意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传统螺旋桨桨叶叶腰4至叶根6区间掏两个实孔后,余下的桨叶叶腰4至叶梢5间的部分即为本发明的桨叶1;剩下的桨叶叶腰4至叶根6间的杆状结构即为本发明的条辐2,条辐2是桨叶1与桨毂3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构件。条辐2与桨叶1组成有三根条辐的组合结构,其正投影图如图1所示,其侧投影图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在传统螺旋桨桨叶叶腰4至叶根6区间沿导边和随边向桨叶厚度线方向掏两个虚孔后,余下的桨叶叶腰4至叶梢5间的部分即为本发明的桨叶1;剩下的桨叶叶腰4至叶根6间的杆状结构即为本发明的条辐2,条辐2是桨叶1与桨毂3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构件,条辐2与桨叶1组成有一根条辐的组合结构,其正投影图如图4所示,其侧投影图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彪龙,未经欧阳彪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8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环装订器
- 下一篇:低温空气分离方法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