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盐水脱硝液无效
申请号: | 96108554.1 | 申请日: | 1996-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9397A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运生 |
主分类号: | C01D3/14 | 分类号: | C01D3/14 |
代理公司: | 荆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春玲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盐水 脱硝液 | ||
本发明涉及到精制氯化钠溶液的制剂。
电解法生产烧碱是我国普遍使用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以氯化钠的水溶液为主要原料。然而工业用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含有硫酸钠等各种杂质。必须要将这些杂质除去后,使一般的氯化钠溶液成为精制氯化钠溶液,才能满足生产烧碱的要求。在精制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必须将所含的硫酸钠除到5g/l以下,才能达标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去除硫酸钠的传统方法,是将固体氯化钡制成水溶液,加入到氯化钠溶液中,以达到精制氯化钠溶液的目的,使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含量降到5g/l以下。这种传统的工艺方法有很多缺点:一是价格高,增加烧碱的成本;二是固体氯化钡是剧毒物,在投料溶解过程中粉尘飞扬,易引起操作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三是使用时劳动强度大,解包抖包、蒸气加温、搅拌、使用不方便;四是溶化固体氯化钡要耗气耗电,消耗能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氯化钡、氯化钙、氯化镁组成的三元盐水脱硝液,取代固体氯化钡,用于精制氯化钠溶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采用一种含有氯化钡、氯化钙、氯化镁的三种氯化物的水溶液,作为精制氯化钠的精制剂,其氯化钡的含量为18~24%、氯化钙的含量为6~10%、氯化镁的含量为2~6%,三项相加,总有效含量为26~40%,最好是35%,PH值为5.4~6,玻美度26~28。
三元盐水脱硝液中,三种氯化物均可起到去除硫酸根的作用,使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生成氯化钠、硫酸钡、硫酸钙、硫酸镁,后三种生成物很容易沉淀后去除,不仅使氯化钠溶液得到精制,并增加了氯化钠的含量,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盐水脱硝液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矿石粉碎→一次萃取→二次萃取→萃取液中和→过滤除杂→(组份平衡)→成品。
将含有碳酸钡的矿石在粉碎机破碎后作为原料,粒度要求100~200目。然后再加盐酸进行第一次萃取,同时还要通入蒸汽加温,并控制好一定的压力、温度、反应时间,使反应能充分并加快反应速度。其蒸气的温度一般控制在75度~95度之间,其反应式如下:
第一次萃取不可能将矿粉中所含的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镁全部反应完,为了提高收得率,必须将第一次萃取后沉积下来的残渣进行第二次萃取,其工艺方法与第一次相同。当萃取液的PH值在4.4~5.4时,再加入氢氧化钠中和萃取液,并将萃取液的PH值调整到5.4~6,玻美度在26~28之间,再进入下一工序沉淀过滤,以保证产品中不含固体杂质。然后分析化萃取液中氯化钡、氯化钙、氯化镁的含量,使其组份分别控制在如下范围:
BaCl2: 18~24%
CACl2: 6~10%
MgCl2: 2~6%这时即为成品。
由于矿粉中含碳酸钡高低差别很大,有时会出现萃取液中氯化钡含量在18%以下,而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又偏高。此时为了不使萃取液浪费掉,就必须进行组份平衡。其方法是将萃取液中投入少量的商品氯化钡,以保证萃取液中三种组份的含量(产品质量),此时萃取液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运生,未经李运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8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肿止痛药物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造彩色涂层活字压印铁质标牌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