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07328.4 | 申请日: | 1996-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6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弘造;木村将弘;三村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8;B65D65/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良好 粘附 性能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与沉积层有优良粘附性的(特别是高湿度条件下的粘附性能),与印刷油墨有优良粘附性的具有一种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适用于包装材料、电绝缘材料及其它工业材料的薄膜,以及这种具有一种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的制备方法。
作为一种提供印刷油墨或沉积层与基膜有粘附性的方法,已知的有:一种采用电晕电处理的方法,一种混合低晶度聚酯和高晶度聚酯的方法(例如JP-B-昭64-10188,以及一种用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共聚聚酯树脂形成印刷油墨层或沉积层的底涂层的方法。
然而,在这些常规的技术中,没有一种方法能获得足够的粘附性能或者加工性能。例如,在一种镀层用作包装膜的情况下,各种薄膜,如一种热密封膜借助一种良好的粘附层(具有良好粘附性的薄层)在沉积层表面上成膜,这样形成的层状薄膜可用作包装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形成的膜置于水中时,在基膜和沉积层之间表面处容易剥离,还有,在用于印刷油墨时存在类似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不仅在高湿度条件下,特别是在水中与沉积层有优良的粘附性能,而且与印刷油墨也有优良的粘附性能并使印刷处于优良的光洁状态。
在本发明中,对作为印刷油墨或沉积层底涂层的涂覆在基膜上的涂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与印刷油墨和沉积层有优良的粘附性能可以通过在基膜上提供了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涂层而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包括一种基膜和在该基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该涂层含有主要成分为聚酯树脂和蜜胺化合物的混合物,并且涂层中不低于60%(重量)的组分是聚酯树脂。
进而,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包括基膜,在基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涂层,涂层表面的羧酸浓度不低于0.005,涂层表面的伯胺浓度不低于0.0015。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没有定向和晶化的基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涂料,该涂料包括一种主要成分是聚酯树脂和蜜胺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通过至少在一个方向拉伸带涂层的基膜层,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使带有涂层的基膜定向和晶化。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没有定向和晶化的基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涂料,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带有涂层的基膜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使带有涂层的基膜定向和晶化,以及形成一种表面羧酸浓度不低于0.005,表面伯胺浓度不低于0.0015的涂层。
以上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粘附性能的,在高湿度条件下,特别是在水中与沉积层有优良粘附性的薄膜可以获得,一种与印刷油墨有优良粘附性的薄膜也可以获得。
通过对本发明的较好的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得到理解。
在本发明中,虽然对基膜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由聚酯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聚酯膜较好。在本发明中,聚酯膜的聚酯是指酯键构成主链的聚合物的普通术语。特别优选用于本发明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α,β-二(2-氯苯氧基)乙烷-4,4,-二酸酯等。从质量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优选的,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因此,本发明在以下的解释中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PET”)作为典型的聚酯。
PET有含量不少于70mol%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复单元,不少于80mol%较好,不少于90mol%更好。只要保持这个条件,其它的二羧基组分和二醇组分可以共聚合。例如,可以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间苯二甲酸共聚合,当然,不局限于此。进而,只要本发明的目的不致破坏,可以添加常用添加剂如热稳定剂、氧化抑止剂、抗老化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有机润滑剂、颜料、染料、有机或无机颗粒、填充剂以及晶种试剂。
为了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处理性能和加工性能,优选的是在基膜中含有0.01~10%(重量)的颗粒,该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选自内生颗粒或外加颗粒,如无机颗粒和/或有机颗粒,更优选的是,含有0.01~3%(重量)的粒径为0.1~5μm的内生颗粒,无机颗粒和/或有机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