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感冒用的药剂无效
| 申请号: | 96107048.X | 申请日: | 1996-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焦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国辉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顺义县(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感冒 药剂 | ||
本发明是一种中药制剂,它是配合感冒治疗器使用的药剂,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现有的治疗感冒、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多为口服剂型,服用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达到治疗目的,但是对伴有胃肠道不适的病人会产生不良刺激,婴幼儿及儿童服药常有一定困难,且药品经胃肠道吸收肝脏处理后其药效往往有所降低,不如呼吸道直接给药途径效果好。
现代医学以为: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希氏内科学》、《实用内科学》强调急性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病毒感染,而《薜氏内科学》指出,“呼吸道感染(不包括肺),几乎无例外地是病毒感染”。而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抗病毒药物。正如《薜氏内科学》所述,“病毒只能是对症治疗。”呼吸道感染病毒分RNA病毒和DNA病毒。RNA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1、2、3、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等。DNA病毒包括:人类腺病毒、人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这些病毒均不耐热、56℃ 30分钟即被灭活,数分钟失去致病性。
根据上述原理申请人曾发明一种用于感冒治疗的器械——灭感器,并已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92236598.9。该器械方便了感冒病人,改变了治疗感冒的给药途径,使药物能够直接到达患处。但是这种器械必须和药物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上述感冒治疗器配合使用的药剂,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
本发明是站在现代医学的高度研究祖国医学,从中草药中所含的确切成份(有效成份)入手,进行广泛实践而精确配伍,使疗效显著,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药物的组份如下(重量份):
黄芩 5-15
桔梗 10-15
麻黄 5-10
桂枝 10-20
紫苏 10-20
艾叶 5-15
大青叶 5-15 菊花 10-15 菖蒲 10-20 甘草 5-10 薄荷 5-10上述药物组份的配比优选如下: 黄芩 8 桔梗 12 麻黄 6 桂枝 12 紫苏 12 艾叶 8 大青叶 6 菊花 12 菖蒲 12 甘草 5 薄荷 5
本发明药物的加工方法是:
按处方比例选取中草药饮片,放入混合机内混合,然后粉碎,一般粉碎成65目左右的颗粒,进一步混合均匀,包装即得。
一般本发明药物采用半透明滤纸包装,然后装入外包装中密封。外包装可以使用涤纶镀铝膜。
本发明药物和感冒治疗器配合使用,直接投入治疗器中煎煮,从而达到中药蒸气气雾治疗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集中在呼吸道。存在于分泌物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内。本发明药物对病毒的作用如下:
①直接灭活存在于分泌物中的病毒。
②直接灭活进入上皮细胞前(吸着)、从上皮细胞内释出(释放)两阶段的病毒体。
③上述的作用,通过机体的内环境作用于细胞的内环境,故对上皮细胞内复制各阶段的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此外本配剂尚有如下功能:
①增强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病灶的吸收消散,便于病变组织的修复。
②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及分泌物,有利于排痰,有利于毒物的排除。
③有一定的抑菌杀菌作用。
④有平喘镇咳作用。
实施例:
取黄芩8公斤、桔梗12公斤、麻黄8公斤、桂枝12公斤、紫苏12公斤、艾叶8公斤、大青叶6公斤、菊花12公斤、菖蒲12公斤、甘草5公斤、薄荷5公斤,一起放入混合机中充分混合,然后粉碎成65目的粉末,用包装机包装成小包,可制成每包含10克、20克、30克等几种规格的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国辉,未经焦国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7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辣椒植物遗传转化和再生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