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换阀的管道接头的紧固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6106999.6 | 申请日: | 1996-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也;石川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9/00 | 分类号: | F16L3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管道 接头 紧固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流体的流向进行转换的转换阀的管道接口上安装管道接头时的紧固机构。
例如,不用特意举例说明,下列这种转换阀已为人们所知:在其开有输出孔的主阀体的前面,安装具有与各输出孔分别相连通的多个输出口的接口组件,通过该接口组件将管道连接起来。在上述接口组件的各输出口上,为了容易进行管道的连接,通常分别安装有快速接续式的管道接头。
具有下述构成方式的上述块连接续式的管道接头已为人们所知:当插入管道时,止挡部件就夹固住该管道;而当按压下释放装置时,止挡爪松开,该管道于是可以被拨出。
当上述管道接头仅仅是被插入到接口上时,由于施加于该管道接头和管道上的外力的作用,该管道接头会从接口上脱落下来。所以人们想出了多种在接口的内部将管道接头固定住的方法。
作为上述的管道接头的安装方法的一个例子,例如在“实开平6-1983号”公报上,展示了一种使用了其平面视图S形的装配件的紧固机构。
根据这种现有方案的紧固机构,在先使两个管道接头被夹固在上述S形的装配件上的状态下,将该两个管道接头插入到接口内,然后将该装配件固定在主阀体上。这时,管道接头可以被紧紧地固定住,使其不会从接口上脱出。但用这种方案的紧固机构,在安装管道接头时是比较麻烦的。它的安装过程是:先在装配件的S形的部分,从两侧嵌入两个管道接头;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将两个管道接头分别插入到各自的接口内;最后还需要将装配件固定在主阀体上。
本发明中要解决的主要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在多个接口上对多个管道接头简单而且可靠地进行安装固定的管道接头的紧固机构。
本发明中要解决的另一个课题是,提供一种还能够对具有多个输出口的接口组件与转换阀的主阀体之间进行固定的,功能设计良好的管道接头的紧固机构。
本发明中要解决的再一个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在较小的工作空间中高效率地对多个管道接头进行安装固定的,设计合理的管道接头的紧固机构。
为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相对于安装在转换阀的主阀体上的接口组件的、本质上沿一个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接口,为连接管道用的管道接头进行安装固定的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的特征是包括:从上述接口组件的一侧的侧面深切到各输出口的一部分的装配件插入缝;具有可以插入到上述装配件插入缝内的平板形状的、在其一侧的侧缘上并排地形成有多个凹部的、当其被插入到上述装配件插入缝内时其各个凹部与各个接口内的管道接头之间在止挡固定的状态下相嵌合的装配件;以及将上述装配件固定在接口组件上的固定装置。
依据上述构成的紧固机构,其对管道接头的紧固过程是:先将各管道接头分别插入到开设在接口组件上的各接口内,然后在该状态下,将装配件插入到装配件插入缝内,使接口组件固定住。这时,各管道接头与该装配件的多个凹部在止挡固定住的状态下分别相嵌合,由该装配件使各管道接头固定住。
因此,不管管头接头的数量是几个,都可以仅仅通过将一个装配件插入到装配件插入缝内,使管道接头固定在接口组件上,从而可以将全部管道接头简单而且可靠地固定住。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理想的构成形态,上述固定装置是由多个螺栓所组成。这些螺栓兼起着将上述接口组件固定在主阀体上的固定装置的作用;同时,上述装配件也兼起着在紧固该螺栓时的垫片的作用。
由此,就可以用一个的固定装置简单地进行装配件相对于接口组件、接口组件相对于主阀体的安装固定。而且,由于固定装置的简略化,不仅其构造变得简单了,零部件的数量减少了,而且各零部件的加工也变得容易了。
另外,由于装配件还兼起着垫片的作用,所以接口组件有可能用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之类的材料所制成。这样的结果是,能够简单而且价廉地制造出接口组件,同时还可以使该接口组件轻量化。
另外,在本发明中最好使上述多个接口的沿列的左右方向的相互间的位置错开。
由此,与将上述接口完全成一直线并排设置的情况相比,这时就可以缩短各接口的中心间的间隔。这样的结果是,可以在较小的工作空间中高效地进行多个管道接头的安装,并可以使接口组件进而使转换阀的尺寸小型化。
图1为应用了本发明的转换阀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将图1中的各分解零部件组装后的纵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右侧面视图。
图4为沿图2的A-A线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睦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