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106610.5 | 申请日: | 1996-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马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力 |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10008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滚动 轮式 按摩 装置 | ||
1、多功能滚动式按摩装置,有一鞭绳式按摩器(4)和一个行走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支架(1)的与地面相支放的横向支架(11)上设置有由按摩轮组(61)构成的行走按摩面(6),在行走支架(1)的纵向支架(14)的一侧的滑架(12)上套装有一滑移箱(5),滑移箱(5)通过连接板(13)与其外侧的驱转器(2)相连接,滑移箱(5)内部设有与滑架(12)定位的调位机构(51),驱转器(2)的内部设有传动机构(22),传动机构(22)中的环形带(226)的外侧各与一延伸于驱转器的壳体(21)外部的牵拉带(3)相连,两对称的牵拉带(3)的自由端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相套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L形的行走支架(1)是由横向支架(11)和与横向支架(11)前端相固定连接的纵向支架(14)构成的,在纵向支架(14)的外侧是与滑移箱(5)相套插的由平行滑杆构成的滑架(12),滑架(12)上下段与支行走支架(1)的对应处相固定,扁盒状的滑移箱(5)的前侧与驱转器(2)的扁盒状壳体(21)的后部通过V形的连接板(13)相连并同步沿滑架(12)的纵向调整或往复移动,设置在横向支架(11)上部框体(113)上的各按摩轮组(61)是一外周面带有按摩凸棱(611)的整体式棒状结构或是由一个个单独的按摩轮(612)串套起来的组合式结构,由按摩轮组(61)穿套组成的行走按摩面(6)是一个由低渐高的倾斜坡状或一个波浪状曲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鞭绳式按摩器(4)的纵向两端与牵拉带(3)的外露段套环(31)相套连,驱转器(2)的壳体(21)呈两半扣合状构成的扁盒状壳体,在驱转器的壳体(21)内的传动机构(22)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前半部的电机(221),由电机轴头上的齿轮驱转的齿轮付(222)、与齿轮付(222)中的大齿轮同轴的是一与环形带(226)相套兜的转带牙轮(223),在壳体(21)内的四拐角处各装有一均与环形带(226)的内环侧相套撑接触并自由转动的导轮(225),在转带牙轮(223)的周侧相邻处设有一与环形带(226)外环侧相套兜的张紧轮(224),驱转器的壳体(21)上外延伸有与外配电源插座相插拨的电源导线(25),在驱转器的壳体(21)内设有与环形带(226)上触块(2261)相碰触的微动开关(227),驱转器的壳体(21)上表面设有控制其内电机启停及正反向的控制开关(2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转器的壳体(21)的左右两侧壁上开有环形带(226)导出的导出槽口(213),位于驱转器的壳体(21)四角处的四个导轮(225)呈前宽后窄的梯形状设置,前部的两导轮(225)设置在驱转器的壳体两侧的靠向前壁板处的导出槽口(213)处,并呈左右对称外凸状,在外凸的两前导轮(225)和两内藏的后导轮(225)之间的壳体左右两侧壁(214)呈前宽后窄的向内倾斜状,环形带(226)位于两倾斜状侧壁(214)的外侧,两柔质的牵拉带(3)连接在环形带(226)的后半周上并顺倾斜状的侧壁(214)外侧的环形带(226)外侧向驱转器的壳体(21)前外侧延伸。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L形的行走支架(1)的横向支架(11)是由一个与地面承靠的F形的下框架(111)和一个固定在其上部的上部框架(113)组成的,与各按摩轮组(61)的支承轴(62)相穿装的上部框架(113)是通过支承板(112)及下框架(111)两端上弯段(114)实现悬支固定的,在横向支架(11)前端连接固定的纵向支架(14)呈冂形,在冂形的纵向支架(14)的内侧固定有两侧扶杆(115),两平行的滑架(12)下端与上部框架(113)前端相固定,两平行的滑架(12)的上端穿过冂形纵向支架(14)上部的横向连接板(14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滚动轮式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按摩轮组(61)的各支承轴(62)与上部框架(113)的两横向穿支板的斜面穿孔或波浪状穿孔(1131)相穿固并形成由后向前的曲面倾斜状或波浪状分布的按摩面(6),按摩轮组(61)与支承轴(62)间套设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力,未经张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