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06552.4 | 申请日: | 1996-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荣廷昭;刘礼超;倪昔玉;雷本鸣;潘光堂;黄玉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 代理公司: | 农业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如明 |
| 地址: | 6250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杂交种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
四川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总体投入不够,限制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且目前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七三单交”已连续种植20年,产量潜力已发挥殆尽;同时,近年相继推广的几个新杂交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推广面积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不断选育和推广杂种优势更强,适应性广泛的杂交种,就是提高四川山区玉米生产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四川及西南山区玉米生产的特点,而选育一个高产、稳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泛、耐粗放栽培的杂交种,同时,改进种子生产技术,以提高种植地区的玉米生产水平和种子生产效益。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方法,包括选育自交系、调节播期、适宜行比、人工辅助授粉措施,利用20-48自交系为母本,09-613自交系为父本或者利用09-613自交系为母本,20-48自交系为父本配制川单12号玉米杂交种。
调节播期:本发明的杂交组合正反交均可,正交(20-48×09-613)先播父本20%,约一周后60%的父本与母本同播,母本出针后再播20%的父本;反交(09-613×20-48)父本20%与母本同播,母本出针后播70%的父本,一周后再播10%的父本。
适宜行比:正交(20-48×09-613)父母本行比1∶5-7,反交(09-613×20-48)父母本行比1∶6-8。
川单12号的种子生产技术:除一般正常的制种程序外,还要建立亲本种子的梯级繁殖体系,并采用姊姝种技术和雄性不育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产量高:川单12号于1993-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玉米山区组区试,1993年平均每公顷6658.5公斤,比对照种七三单交增产13.85%;1994年平均每公顷6954公斤,比对照增产15.15%;两年均居第一位,两年平均每公顷6807公斤,比对照种增产14.4%。1995年参加国家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每公顷5902.5公斤,居第三位,产量稳定分析,属高产、高稳定类型杂交种。
川单12号于1995年在天全、都江堰、巫溪、兴文四个县市及四川农大作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7519.35公斤,比对照七三单交增收1428.3公斤,增产24.1%;其中天全点每公顷6489公斤,比对照增产30.8%;都江堰点每公顷8256.75公斤,比对照增产17.57%;巫溪点每公顷6799.5公斤,比对照增产21.49%;兴文点每公顷7594.5公斤,比对照增产22.2%;四川农大点每公顷6936公斤,比对照增产28.3%。1995年还在天全及雅安地区各县以及巫溪、都江堰、兴文、沐川等县进行生产示范82.47公顷,其中天全县示范种植55公顷,收前由雅安地区有关单位联合进行测产验收,结果平均每公顷6652.5公斤,分别比雅玉2号、合苏单交、七三单交增产1.23%,10.6%,36.46%。比七三单交每公顷增收1777.5公斤。
2、抗病:川单12号高抗青枯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矮花叶病和大小斑病。
3、制种产量高:川单12号制种一般每公顷375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6000公斤以上。
下面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川单12号的选育:1990年组配,1991年定选,1992年进行多点鉴定试验,1993-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玉米山区组区试,1994年12月省区试会决定通过区试,推荐审定,1995年进行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并对其亲本及一代种进行了质检,1996年4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自交系来源:
20-48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中心用M017×340做母本,六个优良自交系配成的单交种做父本合成的育种用群体。20-48有若干姊妹系(48-2,48-21,48-22,48-33等)及多种胞质(类6.ES,T.SC等)的不育系。
09-613选自美国杂交种“y78613”,09-613有若干个姊妹系〔09-613(1),09-613(2),09-613(3)〕及多种胞质(ES.S等)的不育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锈金属切削液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无机浸透式防水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