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化沉淀法处理含氰废水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6106512.5 | 申请日: | 1996-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9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大明 |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56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炳仁 |
| 地址: | 130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 沉淀 处理 废水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含氰废水工艺,特别是适合于处理氰化提金生产中的含氰废水工艺。
黄金工业在氰化提金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含有Cu、Zn、Fe、Pb等重金属络合物和CN-、SCN-,为使废水达到环境保护所要求的排放标准,必须对其有害元素进行有效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高浓度含氰废水以酸化回收法处理较为经济合理.其工艺流程及其机理如下:
1、含氰废水酸化。向废水中加入硫酸.使废水的PH值<3.5,此时发生以下反应生成CuCN、Zn2Fe(CN)6、Cu4Fe(CN)6、Cu2Fe(CN)6、Pb2Fe(CN)6等重金属难溶化合物沉淀和HCN:
2、HCN的吹脱。将酸化废水在HCN发生塔中,在26~40℃条件下吹脱,使氢氰酸从废水中气化,Cu、Zn、Fe、Pb等难溶化合物沉淀后,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3、HCN的吸收,从发生塔吹脱出的HCN直接进入HCN-吸收塔,被喷淋下来的NaOH吸收液(NaOH浓度为10~20%)吸收生成NaCN:
该NaCN溶液回收用于金的氰化浸出。
酸化回收法处理工艺,通过废水酸化过程将Cu、Zn、Fe、Pb及SNC离子以难溶沉淀物形式从废水中除去,并可以作为有价物质出售;又通过吹脱——吸收过程将HCN从废水中除去并以NaCN形式回收利用,既实现了对含氰废水的净化又回收利用了废水中的氰化物和其它有价物质。但该处理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HCN的吹脱——吸收设备投资较大,为了提高HCN的回收率,且将多套吹脱、吸收设备串联进行连续多次HCN吹脱——吸收处理;并由于消耗大量电力和NaOH,因而处理成本较高。2、处理后的废水仍含5~50mg/L氰化物,不能直接排放,需经二次处理后才能排放,因此也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含氰废水的新工艺,使处理的废水可循环用于氰化浸出而不排放,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实现更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首先用计量的硫酸将废水酸化,其作法与酸化回收法相同,即向废水中加入计量的硫酸,使废水的PH值<3.5,废水中铜、锌、铁、铅等金属离子及硫氰化物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通过聚丙烯酰胺絮凝从废水中分离除去,除去难溶沉淀物的废水再以石灰乳进行中和,使废水的PH值>9,废水中的硫酸根与钙生成硫酸钙沉淀,通过聚丙烯酰胺絮凝从废水中分离出去,氰化物仍以可释放氰离子的形式存在废水中,循环甩于氰化浸出。
本工艺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l、酸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大明,未经高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类视色素样活性的化合物
- 下一篇:导线用阻燃硅橡胶及其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