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损伤修复制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06458.7 申请日: 1996-08-08
公开(公告)号: CN1059597C 公开(公告)日: 2000-12-20
发明(设计)人: 陈素兰 申请(专利权)人: 陈素兰
主分类号: A61K38/18 分类号: A61K38/18;A61K38/36;A61P4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宏伟
地址: 10007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神经 损伤 修复 制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神经损伤修复手术中的生物制剂。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细胞不能再生,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是不可逆的,如外伤性截瘫至今仍是医学界急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自80年代以来神经组织移植进入高潮。目前,胎脑、脊髓组织移植通常采用三种方法:

1、将移植物直接放入脊髓损伤的实质中;

2、将脊髓断端坏死部分先行切除,清除破碎组织,将移植物通过健康的脊髓部位注射到断端区,使移植物充分固定;

3、将移植物注射到脊髓断端的空隙中,然后用蜘网膜和硬脑膜包绕和覆盖,或同时做大网膜移植;当移植物为细胞悬液时则采用多点注射的方法。对外周神经的断裂损伤则一般采用显微外科缝合。

肾髓损伤后的几种神经组织移植方法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移植组织块中心部分的缺血,缺氧坏死。

2、神经组织移植时易带入大量非神经细胞,过渡增殖的神经胶质细胞,易形成断端囊腔及瘢痕,使神经轴突再生时越过断面接通脊髓形成了障碍。

3、近年来以大网膜包裹移植物,以求使得局部血循环得到改善,但患者承受的痛苦大,需要从腹腔剪取大网膜,增加手术复杂性。

4、脊髓严重挫灭、缺损时,移植物注射在两断端,期待新生的神经轴突越过2-3cm的缺损区向另一断端生长,接通断裂的脊髓并重建功能是困难的。外周神经损伤后,手术中缝合处理有以下不足:

1、缝线做为一种异物是不被吸收的,对吻合口的异物刺激是长久的。

2、马尾神经缺乏结缔组织不易缝合,吻合难度大,过多的操作必然会加重吻合口两断端的损伤。

3、由于缝线的作用会造成吻合口两侧的缺血改变,引起局部血循环障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能够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微血管新生的肾髓及外周神经损伤修复制剂。

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而纤维蛋白纤维互相交织而构成网状物,网隙中可充满神经细胞和神经营养物质,此结构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可将神经营养物质局限在神经损伤部位,并缓释作用,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微血管新生,达到修复神经的目的。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而设计的。由于脊髓、马尾及其它张力较高的外周神经损伤后修复条件及方法不同,为临床使用方便,尽可能节约制剂,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神经损伤修复制剂可分为A、B、C三种产品。

一、神经损伤修复制剂A

制剂A应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损伤的修复,神经细胞移植,脊髓重建。该制剂由二部分组成,即部分I、部分II,

部分I包括下列组分:每毫升0.05摩尔/升PH值为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Tris)生理盐水缓冲液配以纤维蛋白原5-10毫克;

部分II由下列组分组成:每8.0毫升伊格氏(Eagle′s)MEM培养液配以:

0.025摩尔/升CaCl2水溶液        0.3-0.5毫升

神经生长因子(NGF)               2000-4000生物活性单位(BU)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5000-20000生物活性单位(BU)

运动神经生长因子(MNGF)          4-16生物活性单位(BU)

纤维蛋白酶(Thrombin)            200-500国际单位(IU)

为了增强制剂使用时的抗纤溶作用,该制剂部分I中还可包括抑肽酶,其量为每毫升0.05摩尔/升PH为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生理盐水缓冲液配以抑肽酶2000-3000胰蛋白酶标定单位(TIU)。抑肽酶可使纤维蛋白凝胶块抗溶时间延长,使该制剂更好地达到缓释作用。

本制剂各组分均为无菌分装,4℃以下贮存备用。其使用方法为:

a、将组成试剂的各组分放入37℃的温箱中保温15-30分钟;

b、将部分I各组分混匀制成纤维蛋白原溶液,将部分II各组分混匀制成纤维蛋白酶神经细胞营养液;

c、冰浴下取12-16周水囊引产胎儿脊髓,分离胸、腰段,用纤维蛋白酶神经细胞营养液制备细胞悬液,使之成为6-7×106-7细胞/毫升;

d、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然后放入37℃的培养箱中孵育30-60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素兰,未经陈素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6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