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补砖窑的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96104773.9 | 申请日: | 1996-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2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异才;李成宏;邓荣平;陈天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路局工程处第一建筑工程段 |
| 主分类号: | C04B35/00 | 分类号: | C04B35/00 |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继峨 |
| 地址: | 545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补 砖窑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补砖窑的材料,主要用于粘土砖窑的修复,属于一种专用的砌筑材料。
粘土砖烧制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为轮窑式红砖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六万个这种砖厂,砖厂使用的轮窑用到一定年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特别是每次装窑、出窑后,轮窑的各门均得修补,才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一般砖厂多在山沟不发达地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砖窑的修补大多采用普通水泥拌合过火砖渣、砖粉或砂、石为修补材料,加水现浇到破损处进行修复。这种方法虽实用,但每出窑一次需再次修补,这种出一次窑得修补一次窑门的修补材料费工费料,且影响生产进度。
1987年《砖瓦》杂志的第四期上“用耐热混凝土维修轮窑”一文中,提出了用耐火水泥来修补窑门,用该材料修补一次后,窑门可以用1-2年,但仍比较费工、费时、费料,加上耐火水泥供应点少、资源有限,影响了其推广实施。
本发明的目的是配制一种一次修复可使用五年以上的砖窑修补材料。
实现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胶凝材料,配以适量的耐火泥、氯化钠以满足本修补材料对粘结力,高温下耐裂漏和一定强度的基本要求。同时,还选用热膨胀系数几乎为零的某些废弃料如过火砖碴、废瓷粉并按一定比例和粒径级配最佳要求掺和。复合成一种便宜,易就地取材,且与水拌匀后便可现浇修补砖窑的材料。
本修补料选用各组分均为密实、收缩量不大的原料,其弹性模量及温差引起的收缩量与原砖窑材料基本一致,故能与被修补的缺损口较好吻合,温差的剧烈变化不易造成脱落和损坏,且修补处密实,粘结牢固。另外,水泥中的Ca(OH)2成份与天然盐中的Na-Cl成份可生成坚硬的凝固晶体CaCl2,经验证明,水泥中CaSiO3成份与耐火泥中的,Al2O3高温下还会生成不易开裂且越烧越硬的产物。故本修补材料越烧越硬且不开裂。
选用原料及其质量比如下:
A∶B∶C1∶C2∶D1∶D2∶E∶F=1∶0.2-0.5∶0.8-1.2∶1.4-1.8∶0.4-0.8∶0.9-1.5∶0.34-0.38∶0.01
其中:
胶凝料A:51.7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耐火料B:Al2O3含量≥34%的粘土质耐火泥。
粗骨料C1:废粘土过火砖碴,粒径1-4cm,强度≥15MPa。
粗骨料C2:废陶瓷如霹雳砖、瓷杯、瓷砖的废品、粒径0.5-4cm。
细骨料D1:过火砖粉,细度模数M为1-2.5,强度≥15MPa。
细骨料D2:陶瓷废品碾压的细瓷粉,细度模数M为0.6-2.3为佳。
E∶PH值6-10的工业水。
外加剂F:天然盐,NaCl含量在80%以上。
需修补时,根据修补数量,按上述配料比计算,备齐各料后,按一般混凝土施工方法修补破损处,7天后可供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路局工程处第一建筑工程段,未经柳州铁路局工程处第一建筑工程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蜡热裂解制α-烯烃的方法
- 下一篇:干成品油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