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影处理装置用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6104304.0 | 申请日: | 1996-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52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系岛光彦;冈照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7/58 | 分类号: | G03B27/58;B65H20/02;G03D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 处理 装置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处理装置用输送装置,它备有用于沿输送途径正、逆方向输送摄影感光材料的主夹持输送机构、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及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
这类摄影处理装置,例如对于摄影用胶卷或感光纸的摄影感光材料的显象或印象等进行种种处理的装置,设置有用于进行这种处理用的输送摄影感光材料的输送机构。
这种输送机构,一般沿着摄影感光材料输送途径设置有若干个,它们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动作,并采用典型的旋转滚轮和旋转带,在夹持住摄影感光材料的状态下进行输送。例如,在摄影感光材料送出的场合,即正面输送的场合,首先由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输送摄影感光材料,摄影感光材料的前端到达主夹持输送机构后,只由主夹持输送机构输送摄影感光材料。在摄影感光材料卷回的场合,即逆向输送的场合,仅由主夹持输送机构夹持摄影感光材料,利用主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力输送摄影感光材料,当摄影感光材料与主夹持输送机构脱离时,由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力输送摄影感光材料。也就是说,主夹持输送机构将摄影感光材料夹持在中间,利用主夹持输送机构所产生的输送速度输送摄影感光材料。这样,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主夹持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能够正确地决定摄影感光材料的输送长度。
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的正、逆动作只能对主夹持输送机构的正、逆方向的摄影感光材料的输送起辅助助作用,由于第一、第二夹持输送机构因产生输送速度差异而使输送中的感光材料产生松动,因此,产生了摄影感光材料与任何部件都接触的不适合现象,特别是在长时间进行正向的摄影感光材料输送时,会产生严重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正、逆两个方向输送摄影感光材料的主夹持输送机构起辅助作用的两个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不会因所产生的各输送速度的差异而对摄影感光材料的输送产生严重影响的摄影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摄影处理装置用输送装置,它备有用于沿输送途径正、逆方向输送摄影感光材料的主夹持输送机构、和设置在正输送方向的所述主夹持机构的上游侧的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及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和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由共同通用的驱动源供给旋转驱动力,并且以夹持摄影感光材料的方式将前述输送途径夹持在中间而面对面地设置着,所述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摄影感光材料逆向输送时由所述驱动源供给旋转动力的逆驱动力限制装置,所述第二辅助夹持机构上设置有限制摄影感光材料正向输送时由所述驱动源供给旋转驱动力的正驱动力限制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摄影感光材料正向输送时,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与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中的一个,即不备有正驱动力限制装置的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实质上具有驱动输送部分的机构,而另一个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具有输送导向部分的机能。由此,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由共同通用的驱动源供给旋转动力,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在例如即使第一和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之间有输送速度差异,仍然可以避免至少正向输送时相互之间的输送机能的干扰。
在本发明摄影处理装置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前述正驱动力限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上,前述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摄影感光材料逆向输送时由前述驱动源供旋转动力的逆驱动力限制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摄影感光材料正向输送时,实质上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具有驱动输送部分的功能,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具有输送导向部分的功能,并且逆向输送时,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具有驱动输送部分的功能,而第一辅助夹持输送机构具有输送导向部分的功能。这样,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由共同通用的驱动源供给旋转动力,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在即使例如有输送速度差的情况下,仍可抑制两个方向输送时,两种输送机能的相互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以夹持摄影感光材料的方式将输送途径夹持在中间而面对面地设置着,两者在侧面夹持着摄影感光材料,实现了对置导轨的目的,从而省去了各种专用的对置导轨,有助于降低成本、节省空间。进一步,主夹持输送机构可由第一、第二辅助夹持输送机构的驱动源供给旋转动力,实现了低成本化,节省空间的目的,并且使电马达等驱动源的控制简单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未经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