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生动物射枪及动物自动饵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03190.5 申请日: 1996-03-26
公开(公告)号: CN1160477A 公开(公告)日: 1997-10-01
发明(设计)人: 曾龙宁 申请(专利权)人: 曾龙宁
主分类号: A01K81/00 分类号: A01K8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0012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生 动物 自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射枪或波发射器及一种动物饵钩,特别是一种带潜望镜及使用能卡住水生动物并能回收弹头的枪或将水生动物击昏的波发射器及一种带弹簧及自动发机的饵钩。

现有的技术,都是被动地等待水生动物吃饵上钩,再用自动的或手工捕获水生动物。所以此类方法都有时间长,效率差的缺点。对于现有的动物捕捉器如铁猫等,都有不能选择捕捉对象,造成不分有益动物与有害动物,或造成对人的误伤,及有对所捕动物伤害大及不太灵敏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几种能选择捕捉对象的,主动快速将水生动物活捉或击昏死的工具或装置,与几种能选择所捕捉动物特别是有害动物的饵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潜望镜选择捕捉对象,在水中用波发射器将水生动物击昏或在枪上装上潜望瞄准镜在船上或岸上放入水下选择瞄准捕捉对象,或加装水下物象纠偏仪在水上瞄准或装上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与水下物象纠编仪观察瞄准捕捉对象,而所用的弹头为可卡住或带电击昏水生动物,同时又可以回收的,将弹头回收,便可将水生动物捕到手。对于动物饵钩,饵钩由弹簧带动,由发机卡住压缩弹簧的饵钩,当动物咬饵时触动发机,发动弹簧带动饵钩,将动物的嘴卡或钩住。根据捕获的对象的喜爱施放诱饵,这样便能选择捕捉对象并避免对人的误伤。利用习性分清有益或有害动物。

本发明的射枪捕获水生动物快速、准确、效率高,成本低。动物饵钩灵敏,安全系数高,能避免对人的误伤。

以下将结合附图举几个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3为射鱼或其他水生物(以下简单以鱼为例说明)枪的一种实施例,且假定沿准星往枪口(或鱼)方向看为正视图方向,且以下图1-18的实施例偕同。图1为射鱼枪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沿图1-1线的剖面图,图3为俯视剖面图。箭头[1]的两侧的倒钩[2]部分由较强机械强度及弹性的材料制成,使其套上钩套[3]时能紧贴箭杆[4],以减少箭头射入水生物(如鱼)的阻力。面朝箭尖的方向看钩套的面积为一矩形,中间对称开有一较小的矩形孔,钩套能在倒钩上滑动,其矩形环面积的大小以箭头射穿或射入鱼体内时钩套能相对倒钩滑动,留在鱼体的左侧而倒钩能张开为准。尾翼[5]呈十字相交,当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时板机[27]能钩住箭尾部[8]处于待发状态,尾部上开有许多小孔[9]以减少箭头在水中运行的阻力,同时整体弹头的直径尽量地小,枪管[10]顶部由图1中沿尼龙丝[11]延长线方向弹簧顶端至枪管口段开有一窄缝,一弹性钢丝[12]与箭尾部的园心部分连接,另一端伸出枪管之外且与线轮[18]的尼龙线连接,弹簧的顶端连着比钢丝[12]稍大的硬钢条[13],钢条[13]压着钢丝可在枪管的窄缝上滑动,当箭发射由于弹簧的作用尼龙线崩紧,将弹簧片[14]下压与弹簧片[15]接触,而两弹簧片经马达[16]分别与电池[17]的正负两极连接,此时电路为通路,马达起动带动线轮[18]转动放线。当放线过快时尼龙线没崩紧,弹簧片利用弹性恢复不接触状态,电路断路,马达停转,但由于箭仍前进且又拉紧尼龙线下压二弹簧形成通路,马达又转动放线,如此反复反馈便可自动放线而不缠线,箭出枪口后,钢丝[12]因自身弹力作用伸直,鱼丝的拉力过箭的重心,箭不会发生偏转方向的问题,当箭击中目标时,尖锐的箭头穿鱼而过或没入鱼的体腔内,钩套由于面积大而阻力大留在鱼体外而与倒钩滑脱,箭头在鱼体的另一侧或鱼体腔内张开成一较大的角(最好为90°)当鱼挣扎想跑时,锐利的倒钩尖端扎入鱼体内从而将鱼牢牢卡住。给马达能一相反方向的电流即可将鱼收到手。马达可以不要而设N形线[19],N形鱼丝束平时用纸套[24]包住,纸套的材料要求受到发射箭头的拉力时能自动断裂,N形鱼丝一端结在环[32]上,从铆钉[25]到位于箭重心位置的线孔[26]段丝线为弹性材料如橡皮筋,发射前为蹦紧状态,发射后自动收缩至枪口,防止弹头[38]压住鱼丝而增大弹头与枪管的摩擦力。枪的另一侧对称地也有另一条N形鱼丝[19](图略)以防箭发生偏转。枪也可以用气枪、弹药枪、射钉枪等。其结构是将箭杆[4]装在弹头上,而设有弹簧[6]、尾翼[5]等,尾部[8]等其它构件大部分相同,围编幅有限不另说明。板机[27]可做成杠杆形,省力的发力端[28]在枪托,[29]为绕着枪管的一半环形,另一端与板机[27]相连,又在半环形的中点向枪口处延伸,杠杆可以绕铆钉[25]上下转动,达到在枪托端控制下有小弹簧的板机的目的。[20]为一潜望镜,[21]为一长焦距的凸透镜,[22]为凹透镜,[23]为表面光滑的平板透明玻璃,其镜面与凸透镜及凹透镜的光轴成45°角,凹透镜[22]与物镜(凸镜)的距离等于凸镜与凹镜焦距之差。且两镜光轴一致。垂直凸透镜光轴的凹透镜也同理,在目镜[22]前设一不透光的盖子[33],当沿物镜的光轴观察目标时,盖子可以盖在另一目镜上,鱼发出的光直接透过平面镜[23]落到目镜上,与一般的望运瞄准镜一样。当沿物镜光轴垂直的方向观察目标时,将盖子盖在另一目镜上,此时仅有目标的光线经物镜投射到平面镜后发生入射角为45°角的反射,光线继续投到平透镜的第二镜面上,由于入射角度接近42°角的全反射临界角,所以大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反射光线正好转90 °角投射到目镜上,便可观测到放大、变近的目标的物像,在物镜的光轴方向画上十字光标点,便可用来远距离搜索,瞄准水下的目标。用潜望镜[20]瞄准视角(范围)大,距离远,准确度高。在物镜泡在水面下的条件下,利用Sina∶Sinγ=C∶U=K(常数)其中α为水中物像(鱼)发出的光线的入射角,γ为此光线经物镜压着的水面射入潜望镜筒中空气的折射角。可推出:处于瞄准状态时,鱼发出的光线几乎经水面沿直线射入空气,然后沿直线穿过目镜到达眼睛,所以潜望镜光轴(即光标中心)压住的物像是几乎无偏差的,是准直,可以用来瞄准的,但若物镜不在水面,而在空中瞄准由于折射角γ较大,鱼发出的光线经水面后发生的弯曲较大,不为直线。此时不能瞄准,若要在空中瞄准,物镜前挂个水下物像纠偏仪,如图10,水瓶[2]通过铆钉[3]挂在望远瞄准镜[16]上,瓶可通过连杆[1]在瞄准镜上左右摆动,瓶用透明物质如透明聚氨脂薄膜、玻璃等制成,且连杆与瓶底垂直,连杆始终过瓶的重心,方法之一是将瓶做成左右对称的形状,方法之二是连杆用铁做成,瓶用塑料薄片做成,重心在连杆的中心线上,这样瓶底便始终与水平面保持平行,且瓶充满水,瓶口为橡胶管[21]或其它弹性材料,望远镜穿过胶管紧套其上,鱼发出的光线经两水平面的空气夹层仅会发生平移,观察到的鱼,较实际鱼所在的位置偏下。纠正的办法是将望远瞄准镜平行装在枪管17]的下面,且镜筒与枪管的距离可调,且用刻度尺[18]表示出,用折射公式Sinα∶Sin=k可推出公式平移距离L=d.(1-(推理简略),算出L,其中L为纠偏距离,也为镜筒与枪管的距离,d为瓶底角端到鱼发出的光线与河水面交叉点的水平分距离,γ为折射角,α为鱼发出光线的入射角,α值等于连杆与瞄准镜筒的夹角,可用量角器[19]显示出,距离d可根据所站的位置估计出,也可加装一个测距仪测出镜筒前端与鱼发出的光线与水面交叉点的距离f后用公式d=fsinγ算出d,后代入上面的公式算出镜筒与枪管的距离,根据罗丝[18]上二刻度尺的显示调节两罗母[20]及紧固罗母[22]便纠偏完,可准备射击了。若将望远镜换上红外线望远瞄准镜,在夜间可以很容易透过水面射击并抓住水中的动物,在冬天的冰窟当中瞄准水中的动物也事半功倍。若想将枪放下深水,可作如下的改进,将枪改成短枪形,潜望瞄准镜加长,枪托与板机杠杆沿与物镜光轴垂直的方向加长,且仍可控制水下的板机。使用射鱼枪时将箭头[1]的钢丝线孔[12]与鱼丝[11]相连,将弹头按如图1的位置由枪管口往管内压缩弹簧直至板机[7]钩住箭尾部[8],将枪的物镜稍浸入水面下或将整枪放下水深些,利用潜望镜捕捉水下的目标,当发现鱼后瞄准并发射,击中鱼后收线即可将鱼捕到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龙宁,未经曾龙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3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