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模式真空吸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6102809.2 | 申请日: | 199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7L5/12 | 分类号: | A47L5/12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模 真空 吸尘器 | ||
1、一种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它包括:
一个吸尘器主体部分,包括一个圆筒和一对设置在该圆筒两个侧壁上的轮子;
一个集尘部分,用于抽吸和收集灰尘,该集尘部分的下部具有一个刷头,利用一根软管将该集尘部分与吸尘器主体部分连通;
一个第一装置,用于将吸尘器主体部分连接在集尘部分上;
一个第二装置,用于将吸尘器主体部分与集尘部分分离,该第二装置被装在第一装置内;以及
一个第三装置,用于可靠地固定第一装置,使吸尘器主体部分可很容易地连接在集尘部分上或与集尘部分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第一装置包括一个形成于圆筒前部的贮盒、一个容纳在该贮盒内的连接器组件和一个用于可转动地将连接器组件固定到集尘部分上的第四装置,该贮盒的下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接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上壳体,其上部构成一整体地形成一个第一叉形部分;一个利用螺栓装配在上壳体内的下壳体,并且其上部构成一整体地形成一个第二叉形部分;一个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框架,并且其上部构成一整体地形成一个第三叉形部分;以及一个设在上壳体和框架之间的杆组件,该第一叉形部分的末端具有一对第一半圆柱头部分,该第二叉形部分的末端具有一对第二半圆柱头部分,所述一对第二半圆柱头部分与第一半圆柱头部分相互配合以形成一对第一圆柱头部分,该第三叉形部分的末端具有一对第二圆柱头部分,所述一对第二圆柱头部分容纳在第一圆柱头部分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叉形部分分别相对于上壳体、下壳体和框架倾斜一个预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上壳体的各下侧壁上分别形成第一切口部分,下壳体的各下侧壁上分别形成第二切口部分,第二切口部分与第一切口部分相配合以形成一个矩形孔,框架的下部形成一个长形导向槽,该长形导向槽位于与矩形孔相对应的位置处,杆组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环形部分和一对支脚部分的扭簧、一对牢固地与支脚部分接合的套管以及一对滑块,每个滑块上都具有插入孔,该支脚部分的端部插入该插入孔中,每个滑块都可滑动地处在长形导向槽内,扭簧将滑块向连接器组件外偏推,当连接器组件装入贮盒时,滑块经矩形孔插入贮盒的接合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框架具有一个用于悬吊杆组件的凸环,该凸环与扭簧的环形部分相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第四装置包括一对位于集尘部分后壁上的用于接收一对第一圆柱头的第一导向孔、一对位于第一圆柱头内的第一销孔、一对位于第二圆柱头内的第二销孔、两对吊板和两对铰销,各对吊板分别设在各第一导向孔的上部并向集尘部分内部延伸,使吊板互相对置,各铰销设在各吊板上并通过第一销孔插在第二销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第二装置包括一对在其前部分别具有一个倾斜部分的凸起、一对位于下壳体内的第二导向孔和一对位于框架内的第三导向孔,该对凸起整体地形成于集尘部分的后壁,第二和第三导向孔处于与该对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便将该凸起引导到连接器组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每个套管都沿纵向跨过各第三导向孔,以使这些套管能与该凸起的倾斜部分滑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第三装置包括一对分别整体地形成于第一圆柱头上的凸面部分、一对用螺栓固定在集尘部分上并沿该对第一导向孔向下延伸的片簧和一对整体地形成于集尘部分后壁上的吊盖,该吊盖包围第一半圆柱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模式真空吸尘器,其中每个片簧都有一个凹面部分,并且上述各凸面部分可分开地与该凹面部分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宇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大宇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8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