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扼流圈无效
申请号: | 96102571.9 | 申请日: | 199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大井隆明;山口公一;山田辰之;福谷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扼流圈 | ||
本发明涉及扼流圈,该扼流圈主要用于消除由电子设备等所产生的噪声。
存在两种模式的流路噪声。其一为简正模(差分模),这是通过在电源线之间产生的电压差造成的流路噪声。另一个为共模噪声,它是由电源线与地之间而不是电源线之间产生的电压差造成的流路噪声。简正模噪声电流方向与电源的电流方向相同。共模噪声电流方向与电源电流流过回路的方向不同。扼流圈就是用于降低或消除这些类型的噪声的。
共模扼流圈通常包括简正模漏电感分量,显然这种漏感量很少,因而,它会影响简正模噪声。但是,对较高量级的简正模噪声,就必须用单独的简正模扼流圈来消除噪声。
在具有较高量级简正模漏感分量的共模扼流圈中,漏磁通有时会反过来影响相邻电路。因此,需要在共模扼流圈周围提供磁屏之类的应对措施。
虽然,以单一传统扼流圈充分地消除共模和简正模噪声是不可能的,为了消除这两者,需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两种扼流圈,即共模和简正模扼流圈。这致使在印刷板上被占用大量的区域。
此外,在扼流圈周围提供的磁屏蔽会使扼流圈成本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针对共模和简正模噪声具有足够的噪声消除作用的扼流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绕组;一个具有圆柱体部分的线轴,在所述圆柱体部分上绕有所述的一对绕组;由低导磁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形成闭合磁路的第一磁芯和由高导磁性材料制成的用于形成闭合磁路的第二磁芯,所述第一和第二磁芯插在所述圆柱体部分的孔中;以及用于支承所述两个磁芯的支件。
本发明扼流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支件上提供的隔件,用于在所述两个磁芯之间形成间隙。
采用上述电路,当共模噪声电流流过一对绕组时,则在每个绕组上产生磁通。所产生的磁通彼此相结合,并随与由高导磁性材料制成的形成闭合磁路的第二磁芯中出现的以涡流耗散等转变成热能的相同结果而衰减掉,这消除了共模噪声电流。另外,当简正模噪声电流流过一对绕组时,则在绕组中产生磁通。该磁通流路经过由低导磁性材料制成的形成闭合磁路的第一磁芯,并随前者相同的结果而衰减掉。这消除了简正模噪声电流。
此外,在支件上的分隔件使第一和第二磁芯间保持预定尺寸的间隙。结果,第一与第二磁芯间的磁阻增加,这抑制了从第一磁芯中向第二磁芯由简正模电流所产生的磁通的泄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圈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用于图1的扼流圈中的支件的透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扼流圈的垂直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扼流圈的水平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扼流圈的对等电路图;
图6为电路图,用于解释借助图1所示扼流圈消除共模噪声的工作;
图7为磁路图,用于解释借助图1所示扼流圈消除共模噪声的工作;
图8为电路图,用于解释借助图1所示扼流圈消除简正模噪声的工作;
图9为磁路图,用于解释借助图1所示扼流圈消除简正模噪声的工作;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扼流圈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
借助图1-9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扼流圈由线轴1和2、分别缠在线轴1和2上的绕组4和5、第一磁芯6、第二磁芯7和支件8构成。
线轴1和2被分别分成与轴平行的线轴件1a、1b和2a、2b,并由诸如聚丁烯对酞酸盐之类的树脂制成。通过用粘合剂等将线轴件1a和1b粘合而成的线轴1具有圆柱体部分11和在11两端的法兰12和13。同理,线轴2也如此(见图4)。在圆柱体11和21中分别存在的孔11a和21a具有环形横截面。但无庸置疑,这些孔也可有其它任何形状,如矩形。
此处所用的“圆柱体”其广义的数学含义是由运动的直线产生的表面,因此该直线总是与一个给定的平面准线相截,且保持与准线平面相截的固定的线相平行。这包括了圆形圆柱体、二次曲面圆柱体、椭圆形圆柱体、抛物线形圆柱体、双曲线圆柱体以及其准线和直截面为多边形的圆柱。
第一磁芯6成型为字母B的形状。该磁芯的一侧插入线轴1和2的圆柱体11和21的孔11a和21a中。第一磁芯6是由具低导磁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的相对导磁率(H/B)在从1至几十的范围或从几十到几百的范围。具体讲,可用铁粉芯、硅钢等。
第二磁芯7成型为D形。其一侧7a插入线轴1和2的圆柱体11和21的孔11a和21a中。第二磁芯7由较高导磁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的相对导磁率为几千。具体讲,可用铁氧体,非晶材料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5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