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子制膜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102356.2 | 申请日: | 1996-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5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社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社代 |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 地址: | 743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子制膜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是农、林、花卉、经济作物等作物种植的前期工作。目前,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廉价,在绝大多数地区均采用人工育苗。首先,采用手工点播、再进行人工施肥、育苗期管理;人工育苗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优质种苗率低、育苗周期长、育苗成本高。国内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机械点播育苗,如中国专利91226129.3中分开的一种“精量播种机”及中国专利91231630.6中公开的一种“小型多功能精播机”等,“精量播种机”主要采用位于开沟器之后,与驱动轮同轴的播种器上设置的支点,在转动过程中循环拨动种子箱开关完成播种,这种结构株(穴)距及行距调节不便;“小型多功能精播机”采用设置拨籽轮的方式,由拨籽轮将农作物种籽,拨入输种管进入开沟器,并设有专门用于穴播的聚籽器,这种结构同样调节不便,且结构复杂。上述两种播种机,虽为精播机,但仍无法做到超精量播种,且还必须进行大量的人工田间管理;对于草籽、菜籽等颗粒细小且形状不规则的种籽则无法适用,对普通农户来说无法作到一机多用。另外,其劳动强度十分大,对于温棚种植及盆栽等种植方法则无法使用,仍必须采用人工播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采用种子膜进行快速简便育苗、且其育苗作业可工厂化、精量播种、无需田间管理、育苗优质率可达90%以上,劳动强度低、育苗周期短、成本低、设备简单的种子制膜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种子制膜装置含有基纸辊、种子箱、风机、表纸辊等;在工作台上设有输送带,在输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基纸辊和低温干燥室;在基纸辊和低温干燥室之间的输送带上还设有带药箱的涂药滚、带种子箱的播种滚筒和表纸辊;播种滚筒上设有吸种孔,其轴为风管轴,风管轴在播种滚筒内的一端设有风孔,并套有挡风板;另一端通过风机与低温干燥室相联。
所述的挡风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播种滚筒上的吸种孔的孔径,小于等于吸种孔的两倍孔行距;播种滚筒可按不同的育苗行距、间距、种子的大小制成不同种类。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种子膜育苗来代替人工育苗,可使育苗作业工厂化、简单、方便、且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移苗作业。
2、本发明育苗只需将种子膜铺覆于苗床上,上覆薄土即可;育苗期间无需进行田间管理,只作温、湿度及光照管理即可。
3、本发明的育苗周期短,比人工育苗可缩短1/3-1/4的时间。
4、本发明首次采用专用设备将繁杂费时的手工点播育种实现工厂化,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的成本,仅为手工育苗的1/2-1/3。
5、本发明的专用设备的播种滚筒上的吸种孔行距、间距及孔径大、小均可随着不同种籽的大小及育种要求进行选择,因而可作到超精量点播。
6、本发明的育苗优质率由手工育苗的40-70%可提高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基纸辊 2—药箱 3—涂药滚 4—种子箱 5—播种滚筒
6—风管轴 7—风机 8—低温干燥室 9—种子膜成品
10—工作台 11—表纸辊 12—挡风板 13—输送带
图2是本发明的专用设备的播种滚筒结构示意图
14—吸种孔 15—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将结合附图1、2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一种种子制膜设备,含有基纸辊(1)、种子箱(4)、风机(7)、表纸辊(11)等;在工作台(10)上设有输送带(13),在输送带(13)的两端分别设有基纸辊(1)和低温干燥室(8);在基纸辊(1)和低温干燥室(8)之间的输送带(13)上还设有带药箱(2)的涂药滚(3)、带种子箱(4)的播种滚筒(5)和表纸辊(11);参照图2,播种滚筒(5)上设有吸种孔(14),其轴为风管轴(6),风管轴(6)在播种滚筒(5)内的一端设有风孔(15),并套有挡风板(12);另一端通过风机(7)与低温干燥室(8)相联。挡风板(12)的厚度大于等于播种滚筒(5)上的吸种孔(14)的孔径,小于等于吸种孔(14)的两倍孔行距。播种滚筒(5)可按不同的育苗行距、间距、种子的大小制成不同种类。
使用时,风机(7)的风通过风管(6)上的风孔(15),将种子箱(4)内的种子吸入播种滚筒(5)的吸种孔(14);播种滚筒(5)内的风管轴(6)上的挡风板(12)可将其所在行的吸种孔(14)的风挡住,因而种子在无吸力的情况下,落入基质上;随着播种滚筒(5)的转动,挡风板(12)可将每一行吸种孔(14)的风挡住,种子随转动匀速落入基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社代,未经刘社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2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