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具消毒柜无效
| 申请号: | 95250674.2 | 申请日: | 1995-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2591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谷咏;刘长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咏;刘长见 |
| 主分类号: | A47J47/02 | 分类号: | A47J47/02;A23B4/3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惠玲 |
| 地址: | 471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具 消毒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装置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餐具消毒柜。
目前,市场上各饮食业所使用的饮食用具其使用者一般都不固定,一旦饮用具等被有病菌携带者的人使用过后其病菌有可能附着在饮食用具上很难洗刷掉,从而给其他使用者的人身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因此,必须对饮食用具等进行消毒灭菌。现普遍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主要有紫外线消毒法、红外线消毒法以及利用洗涤剂、漂白粉进行消毒灭菌。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对物体照射来进行消毒灭菌的,由于紫外线照射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消毒灭菌效果,故其消毒不彻底;远红外消毒法虽然解决了紫外线局部灭菌不理想的缺陷,但由于其需把消毒物品加热至100-120℃,并要在此温度下保持五分钟以上,不但耗时耗电,且对有些消毒物品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利用洗涤剂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虽然不会对消毒物品造成任何损伤,但由于其含有烷苯磺酸盐或磷酸盐等成份,对人身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且消毒灭菌效果不甚理想;利用漂白粉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具有灭菌效果理想、无毒害残留物危害人身健康的特点,但由于其所含的氯化钙成份会沉积在消毒物品上,形成不易洗刷掉的黄灰色污垢,从而影响消毒物品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成本造价低廉、可自制消毒灭菌原液,消毒灭菌时间短、效果好,对消毒物品无任何损伤,且无任何毒害残留物沉积在消毒物品上的餐具消毒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制取消毒原液的反应室部分和用于稀释消毒原液并放置消毒物品的消毒缸部分构成,反应室与消毒缸均设置在壳体内,反应室上设有消毒原液流入消毒缸内的通孔,在反应室内设置有用于制作消毒原液的电棒。
本实用新型的消毒原液是根据Nzcl通过220V50Hz电解后产生出Naocl原理制造成的。它的化学反应式为;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府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10、反应室5、消毒缸2构成,反应室5与消毒缸2均固定在壳体10内的框架1上,反应池5略高于消毒缸2,其上设有消毒原液流入消毒缸内的通孔,在反应室2内设置有用于制造消毒原液的碳棒4,碳棒为A、B两组,A组碳棒由并联的四根碳棒组成,B组碳棒由并联的三根碳棒组成。碳棒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制造消毒原液的用量按比例增加,碳棒的工作电流是由220V50Hz电源通过变压器变压后经二极管输入。在壳体10的下端设置有便于移动消毒柜的万向轮3,在壳体10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应室工作的定时器6、开关7及指示灯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接通电源,将70壳精盐溶于1升温水中加入反应室2内,打开定时开关6后,指示灯9亮,碳棒开始工作,待指示灯灭后,表示源液已制好,向消毒缸2内加入冷开水(或饮用自来水),打开反应室与消毒缸间的通孔,将消毒原液放入消毒缸内与水充分稀释后即可按所需消毒时间对消毒物品进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咏;刘长见,未经谷咏;刘长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50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浴箱
- 下一篇:制备微量电解样品的薄层电化学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