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号锁平行控制式开启新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5246529.9 | 申请日: | 1995-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35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登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登宏 |
| 主分类号: | E05B37/02 | 分类号: | E05B3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褚竺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号 平行 控制 开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一种对号排列锁。
现在一般公事包或皮箱的锁具设计,从传统简易扣锁功能发展到具有密码锁定功能的精密型锁具,实用性明显提高。传统具密码锁定功能的对号锁,其结构参照图1、2、3,它由锁座10、锁扣件11、推顶件12、二号码锁轮组13、14,和锁盖15等构件组成,在锁座10中心位置设二支柱101、102,配合锁扣件11的纵向滑槽111、112使锁扣件11具前后滑移的功能,而配合推顶件12的横向滑槽121、122使推顶件12具左右滑移的功能,利用锁扣件11前端的砥柱113配合推顶件12的斜面123,使扳动推顶件12延伸并突伸于锁盖15的拔杆124控制推顶件12滑移时,随推顶件12斜面123与锁扣件11砥柱113的关系变化,锁扣件即顺势向前滑移,此时若锁座10前端二号码锁轮组13、14恰在密码设定位置,则锁扣件11前缘的顶掣片114、115恰能卡入限位环131、141的缺槽132、142中,使锁扣件11后端卡扣116能顺利脱离与锁座10夹块103形成的扣锁状态,反之,若二号码锁轮组13、14不在密码设定位置,则因锁扣件11的顶掣片114、115受限位环131、141限制而无法移动,锁扣件11与锁座10的扣锁状态得以维持,并依此构成其开闭锁的基本功能。这种结构仍存在下列缺失:
1.为使推顶件及锁扣件在动作时能顺畅滑移,二者必须具有适当的活动裕度,因而滑槽与锁座支柱设有间隙,虽可使推顶件及锁扣件顺畅滑移,但在其滑移过程中会产生偏移晃动现象,从而使锁扣件前端顶掣片卡入号码锁轮组的限位环缺槽的动作不顺畅;
2.推顶件利用单侧斜面结构以达推顶锁扣件滑移之目的,除了前项活动裕度造成锁扣件移位的偏晃动现象外,该推顶件对锁扣件的单侧推顶施力更易使锁扣件的滑移偏向一侧,虽其偏移不致影响锁扣件顶掣片卡入限位环缺槽的动作,但会使二者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一段时间后,塑胶质的限位环受金属质锁扣件的摩擦而使其缺槽受磨损而愈来愈大,其误差结果将导致号码锁轮组未达正确密码设定位置时仍能进行开锁,丧失其密码锁定的功能;
3.为适应推顶件的单侧施力操控,仅于其一侧延设有拔杆,尚需配合于锁盖对应侧预设的固定杆,以固定杆为支点而施力扳控推顶件的拔杆朝固定杆方向夹合移位,此种单侧施力方式在操控上亦较费力;
4.因锁扣件、推顶件与锁座的组配,均需考虑其滑槽与支柱的结合关系,且推顶件与锁扣件间又有斜面与砥柱的配合关系,在装配时需注意的部位较多,使装配操作复杂且耗时,影响其产量及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对号锁平行控制式开启新结构,它既便于装配和操控,而又能使锁扣件在稳定状态下滑移,减少构件磨损,维持密码锁定功能。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锁扣件的中央部位形成一凹陷的夹持空间呈镂空结构,在夹持空间后缘具有一凵型槽,凵型槽与锁座中心位置预设的对应冂型弹簧座配合,在二者间夹设一保持锁扣件复位效能的弹簧,冂型弹簧座两侧顶角呈斜面,配合于锁扣件两侧置入二滑件,并受限于夹持空间,二滑件的对应内侧各形成斜面,该斜面与冂型弹簧座斜面呈接触状态,使扳控二滑件延设突出于锁盖的拔杆促使滑件相对位移时,随滑件斜面与冂型弹簧座斜面关系的位置变化,基于滑件与两侧均匀推顶及其与锁扣件滑移方向相同,使锁扣件能在极为稳定的状态下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锁扣件能稳定移位;
2.各构件设有特殊的限位结合构造,在装配中仅需依序进行,将锁扣件置入锁座,随之再将滑件置于锁扣件两侧,即可完成主体结合,此种单纯叠置结构,使装配作业简易、省时,可提高产量,因而获得较佳经济效益;
3.控制锁扣件移位的二滑件均为活动结构,因此在扳控二滑件作相对移位时,其动作恰可配合姆指与食指之同时按压施力状态,较传统单指按压施力方式更符合人体工学而轻松省力;
4.利用于二滑件同步推顶锁扣件位移,由于作用力平均,锁扣件能在极稳定状态下移动,其前端顶掣片对限位环接触摩擦大幅度减弱,藉以避免限位环结构受损,确保其仅能在密码设定位置下开启,维持其密码锁定功能正常。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传统对号锁的轴测分解图。
图2是图1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结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对号锁平行控制式开启新结构轴测分解图。
图5是图4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结构动作示意图。
参照4、5、6,对号锁平行控制式开启新结构包括锁座20、锁盖21、锁扣件22、滑件23、24和号码锁轮组25、26等,锁座20前端设二凸柱201、202,用以装设号码锁轮组25、26,锁座20中心位置预设一冂型弹簧座203,其两侧顶角呈适当斜面204、205,冂型弹簧座203配合锁扣件22对应的凵型槽221,二者夹设一弹簧27,以其提供锁扣件22复位的效能,锁扣件22除了凵型槽221、后端卡扣222和前端顶掣片223、224、结构外,在设计上更使其前后端较为突出而于中央部位形成凹陷的夹持空间225而呈镂空结构,并配合锁座20的冂型弹簧座203,使锁扣件22具有前后滑移的空间裕度;二滑件23、24的结构恰能置入锁扣件22中央凹陷的夹持空间225内,并受前后端结构限制而呈连动状态,二滑件23、24对应内侧各形成适当斜面231、241,并与锁座20冂型弹簧座203的斜面204、205呈接触状态,二滑件23、24侧边另各延伸突设有拔杆232、242,为配合拔杆232、242在锁盖21对应处设横向滑槽211、212,提供二拔杆232、242扳控移位的裕度;上述结构利用二滑件23、24相对移位的平行式扳控,使二滑件23、24随弹簧座203的斜面204、205而呈前移并推顶连动锁扣件22,达到开启锁功能。二滑件23、24的斜面231、241与锁座20冂型弹簧座203的斜面204、205的对应配合,使二滑件23、24在相对位移时,顺着弹簧弹座203斜面204、205而使二滑件23、24逐渐前移,因而二滑件23、24系受限于锁扣件22的夹持空间225内,当二滑件前移时共同推顶锁扣件22向前滑移,此时若锁座20前端二号码锁轮25、26恰位于密码设定位置时,锁扣件前端的顶掣片223、224即能顺利卡入限位环251、261的缺槽252、262内,令锁扣件22后端卡扣222脱离锁座20形成的扣锁状态,顺利完成开锁动作,上述动作因锁扣件22的移位由二滑件23、24在两侧同时推顶,且二滑件23、24滑移方向与锁扣件22相同,因而锁扣件22能在极稳定的状态下向前移动而不致发生偏位晃动现象,藉以可避免顶掣片223、224与限位环251、261摩擦,从而保持其结构完整和密码锁定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登宏,未经黄登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6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