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取暖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45283.9 | 申请日: | 1995-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4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包双喜;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双喜;王伟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 |
| 代理公司: | 咸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志安 |
| 地址: | 7137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取暖器。
现行市售的电热暖器是利用电热丝直接作为加热元件加热产生热量,它的热效率低,一般为53%,而且易损坏加热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频交变磁场瞬间在铁磁材料内产生大涡流从而产生高热效率的一种电磁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交流市电整流后变为直流电,再通过控制脉冲电路和大功率晶体三极管构成的高频电力转换电路,将直流电转变为20—50KHZ的高频电流,该电流流过碟形线圈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磁化散热器并产生涡流,使散热器发出大量的热,再利用循环风机强迫室内空气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使室温升高。其循环风机和电力转换电源由XMT—EA62温控仪控制,当室温高于设定值时双向可控硅切断循环风机和电力转换电源,当室温低于设定值时双向可控硅接通循环风机和电力转换电源。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由发热体、控制转换电路、风机和室温数显仪构成,它是在一个壳体内设有一个发热体及大功率晶体管散热器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着一个发热体,在发热体的一旁另设有一个风机,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架固定在壳体上,在发热体的上面设有一个电路板固定座,电路板固定座上连接着一个高频电力转换电路板和一个温度控制及数显电路板,其控制转换电路设在高频电力转换电路板上,数显控制仪设在温度控制及数显电路板上,其所述的发热体是由散热器、隔热稀上保温板、碟形线圈和热敏电阻组成,其发热体与大功率晶体管散热器固定在发热体及大功率晶体管散热器固定板上,隔热稀土保温板的下部是散热器,其散热器由不锈钢板和包在散热器肋片与不锈钢板之间的铁磁材构成,热敏电阻装在不锈钢板与隔热稀土保温板之间,在隔热稀土保温板的上面设有碟形线圈,碟形线圈背面设有高频铁氧体磁条,碟形线圈与高频铁氧磁条固定在线圈及磁条固定架的下面,其所述的控制转换电路是由室温控制电路、低压电源供电电路、高频大电流振荡电路及保护控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其室温控制电路由一块室温数显仪XMT—EA、一个双向可控制硅SCR、一个测温元件Rt1组成,每个元器件参数范围分别为XMT—EA61—(62),SCR通态平均电流为6—10A,断态重复峰值电压为500~600V,Rt1为Cu50、Cu100,其低压电源供电电路由一个变压器B1、t个电容器C5、C7—C10、C14—C15、五个二极管D4、D9—D12,三个集成块IC9、IC10、IC11组成,每个器件参数范围分别为B1次级输出,9—18V,电容C5为1μ500~600V,C7—C8为200~220μ,C9—C10为0.1~0.2μ,C14为3300~3500μ,C15为1~2μ,二极管D4为2AP59—60、D9—D12为IN4003,集成块IC9为CW7812,IC10为CW7806,IC11为CW7906,高频大电流振荡电路由二十二个电阻R1—R15、R31—R35、R38、R40,十一个二极管D1—D3、D7—D8、D13—D16、D17—D18,六个电容C1—C3、C6、C12—C13,四个集成块IC2—IC5,五个三极管BG1—BG5,一个线圈L1,一个高频阻流圈RFC组成,每个器件参数范围分别为R1为100~130K,2W、R2为10~12K、R3为170~180k、2W,R4为9.5~10.5K,R5为2~3K,R6为3~4K,R7为15~18K,R8为90~100K,R9为8~11K,R10为5~6K,R11为500~600K,R12为200~230,R13为31~35K,R14为1~2K,R15为2~3K,R31为2.5~3K,R32为1~1.5K,R33~R34为0.4~0.6,R35为450~500,R38为2~3K,R40为90~110K、3W,二极管D1为2CW72、D2—D3为2AP59~60,D7—D8为2AP59~60、D13—D16为Ruz6A450~600V,D17—D18为2CN1,电容C1为1000~1100P,C2为4700μ~5000μ,C3为0.1~0.15μ,C6为22μ500~600V,C12为0.22μ 500~600V,C13为1μ1~1.2KV,集成块IC2—IC4为μA339,IC5为μA772,三极管BG1为3AD6、BG2为3DD154A、BG3为3CD010B、BG4—BG5为MJ10025,L1为16~20股φ0.50mmQA—1,RFC为LS3800—4000。保护控制电路由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电平移动及电平指示电路组成,过流保护电路由一个互感器B2,六个电阻R25—R28、R30、R39,二个二极管D5—D6,一个集成块IC8组成,每个元器件的参数范围分别为B2为90~110:1,R25为1~1.5K,R26为4~6K,R27为15~17K,R28为0.9~1.1K,R30为90~105,R39为9~10K,D5—D6为2AP60,IC8为μA772,过压保护由一个电阻R29为9~11K采集的电压加到相加器IC8的正端,过温保护电路由一个过热常闭开关J1,四个电阻R36~R37,Rt2、W2,一个电容C11,一个集成块IC1组成,每个元器件的参数范围分别为R36为33~35K,R37为2.7~3K,Rt2为MF14280~320K,W2为10~12K,C11为0.1~0.15μ,IC1为μA339,电平移动由一个电位器W1为4~6K的端子电压,过压采样电压,过流采样电压按一定比例在IC8中相加,形成IC4门限电平,电平显示电路由十个电阻R16~R24,R41,三个集成块IC6—IC7、IC12,一个电容C4,五个发光二极管LED1—LED5组成,每个元器件的参数范围分别为R16—R18为0.9~1.2K,R19为9~10K,R20—R21为0.9~1.2K,R22为3~3.5K,R23为0.9~1.2K,R24为95~105K,R41为9~11K,IC6—IC7为μA772,IC12为SL325,C4为9~11μ,LED1—LED5为BT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双喜;王伟,未经包双喜;王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5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式几何拼花地板块
- 下一篇:改良结构的圣诞灯座导电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