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测碳仪的灰位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245026.7 | 申请日: | 1995-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6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山;祁枢田;毛朝阳;刘古敦;吕桢;张渡;樊堃;张京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能源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2/00 | 分类号: | G01N22/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秦中 |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测碳仪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锅炉飞灰含量进行实时测量的微波测碳仪的灰位控制装置。
现有的对锅炉飞灰含碳量进行实时测量的微波测碳仪,如中国专利CN1017261公开的和市售的WCT型微波测碳仪,其飞灰控制装置都是在输送飞灰的石英玻璃管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一个光源灯和光敏管,在玻璃管的出口端设有排灰器及马达。当玻璃管中的灰位超过或低于控制灰位时,光敏管截止或导通,控制排灰马达运转或停止,从而使玻璃管中的灰位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但是,由于上述的光源灯所发出的光线呈发散状态,并不集中,光线穿过玻璃管照射到光敏管上的强度较低,特别是玻璃管的管壁上或多或少地还会附着一些飞灰,因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空管现象。即,当灰位低于控制灰位时,光敏管实际上所接收的光线的强度极低,光敏管仍处于截止状态,因而排灰马达继续在运转,导致玻璃管空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上述现有的灰位控制装置进行改进而提供的一种不会发生空管现象的微波测碳仪的灰位控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微波测碳仪的灰位控制装置包括分别设在输送飞灰的玻璃管两侧的光源灯和光敏元件、与上述玻璃管出口端相连的排灰器及其驱动电机,上述光敏元件接在控制排灰器驱动电机启、停的开关电路中。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光源灯处增设一个聚光装置。这样可使光线聚集成一束,进一步提高光强,以便保证玻璃管灰位低于控制灰位时光敏元件能可靠导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聚光措施,因而玻璃管内的灰位控制稳定可靠,并且可用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来代替现有灰位控制装置中的普通灯泡,从而提高了光源灯的使用寿命,使测碳仪得以长期连续稳定地进行实时测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电机的控制电路图。
如图1、图2所示:圆形的石英玻璃管1位于采灰器2的内腔,它被固定在剖分式胶木底座3之中。锅炉飞灰从采灰器2的上端进入玻璃管1,再从玻璃管下端进入排灰器4。排灰器4采用螺杆式排灰器,当电机5带动螺杆旋转时,即可将飞灰排出。在胶木底座3的中部沿玻璃管的直径方向开有安装光源灯6和光敏元件7的孔。光源灯6采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其发光强度Iv≥9mcd,峰值波长入=565nm。聚光装置可采用透镜等结构形式,本实例采用反光式聚光碗8,这种结构简单而有效,并可利用玻璃管1本身作凹凸镜,再通过调整光源灯6的位置,即可使光源聚集成束。
本实例中的排灰器的驱动电机5采用低转速可逆电机。因其内阻大、功耗小、转矩大,所以在超负荷时或大颗粒飞灰卡住排灰器时电机也不会烧毁,从而保证了灰位控制装置的安全。本实例采用的可逆电机的功率为10~20W,转速为35~70转/分,具体参数可根据排灰量而定。图1的其余编号:9-电机控制电路, 10-旋风子。
驱动电机5的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它是一个由三极管11、继电器J、保护二极管12、电阻13和光敏元件7组成的电子开关,其中继电器J的常闭触头串接在电机5的回路中。当玻璃管中的灰位低于控制灰位时,光线穿过玻璃管照射到光敏元件7上,光敏元件7导通,三极管11导通,继电器J动作,电机5停止;反之,电机转动,将玻璃管中的飞灰控制在一定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能源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公司,未经西安能源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5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