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蜂皇浆的人工王台无效
申请号: | 95244944.7 | 申请日: | 199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1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留生 |
主分类号: | A01K47/04 | 分类号: | A01K47/04;A01K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蜂皇浆 人工 王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蜂皇浆的一种蜂具。
生产蜂皇浆多用人造王台,过去是用蜂腊制成腊碗粘在木条上使用。目前多用全塑台基条,台基条再搁置到产浆框上。采收皇浆时,先要削去浆碗(王台)口上的腊圈,削去腊圈后总有一些腊屑混入皇浆,于是有的就在浆碗口上加一塑料套圈,采浆时先取下套圈,即可连同腊圈脱去,然后镊去幼虫,用小画笔或塑料小匙,逐碗将皇浆挖出,而且要反复刮几次,才能取净,费事费时,工效甚低。为适应大量生产皇浆的需要,有人设计了“甩脱式蜂皇浆自动脱离机”(ZL93213174.3),该机可将塑料台基条上的皇浆,借助高速离心力脱浆,工效虽高,但皇浆已甩成糊状,破坏了自然的朵形,给感观鉴别真伪造成困难,买主不放心,影响销售价值。甩脱时皇浆粘附在机件上,损耗也大,不适小规模生产采用,且野外放蜂,常无电源,无法使用。另外,也有采用负压吸取皇浆的办法,同样也使皇浆的天然朵形受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从改进人造王台的结构着手,设计一种不依赖电源,不用离心机或吸浆工具,就能较方便地采集皇浆,且能保持其自然朵形的人工王台。
实现上述目的,是将人工王台(下称浆碗)设计成碗体与碗底可分开的两部分,碗体部分逐个相连成条,并与下部基座结合一体,构成新型台基条;碗底部份制成单个构件,再装配到台基条的碗体上,借助弹簧的弹力活络结合,即为活底台基条,采浆时只要将碗底构件上推,皇浆就可整团推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浆碗底部与碗体分开配置,用活动碗底采浆,整团推出,不破坏其自然朵形,提高了皇浆的质量档次。碗底如有残留皇浆,稍刮即净,大大地加快了采浆速度,可提高工效六七倍。比离心甩脱机采浆损失少,也不受电源限制。
附图1是浆碗口部套圈剖视图
图2是本设计台基条横断面上浆碗剖视图
图3是本设计台基条纵向剖视图
图4是碗底构件上推示意图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对照附图说明如下:
图2、3所示结构表明,浆碗由碗体2和碗底构件4组成,碗体2通过外壁3逐个相连成条,并与基座结合为一体,构成台基条本体部分。基座7部分由两侧壁(见图2)和横隔片(见图3)构成,基座内留有空间8。碗底构件4下端圆球,嵌入卡块6,卡块6可以是单块,也可几块连在一起,如本实施例为3个卡块相连(见图3)。碗底构件4连同卡块6,外面套有压缩弹簧,借助弹力活络地配置在碗体2和基座7内,即成为活底台基条。台基条长度应与蜂箱规格相适应,每条有浆碗30个,多少可视蜂群情况而定。台基条的基座7两端有搁头9,用于搁置在产浆框上。
在浆碗的碗口上加有套圈1,套圈1也逐个相连成条,与台基条上的浆碗位置相对应,使能整条套在浆碗口上,也能整条脱下。套圈已作过改进,但也可不用。
图4表示采浆时碗底构件上推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留生,未经张留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