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芯式熔断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44508.5 | 申请日: | 1995-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4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俊生 |
| 主分类号: | H01H85/26 | 分类号: | H01H85/26;H01H8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芯式 熔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转换的面接触型多芯式熔断器。
目前,各种电器设备,电子仪表上使用的熔断器都是单芯式结构,即一次性废弃型熔断器其包括有中心轴孔且两头小中间粗的陶瓷壳体。导电的顶罩和底罩,熔丝穿置陶瓷壳体之中心轴孔,并两端弯折钩住陶瓷壳体而为顶罩和底罩所紧压。这种单芯式熔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接触良好,其缺点是断路指示不明显,且为一次性废弃型结构,如果身边无备用件时难以及时进行维修,且浪费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换接触良好,有断路指示的多芯式熔断器。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包括与已有技术相同外型的陶瓷壳体、顶罩和底罩,但该陶瓷壳体设有中心轴孔和若干个分割槽孔,陶瓷壳体的上端面呈分隔槽结构,且在中心轴孔与分隔槽之间有一环形槽,熔丝穿置分割槽孔后,下端被焊接在下底铜片上,而上端被焊接在置放于分隔槽中的上端面铜片上,光指示器由发光二极管和限流保护电阻串联构成,电阻之自由端被焊接在下底铜片上,而发光二极管之自由脚被焊牢在安置于环形槽之铜环上,限流保护电阻置放于中心轴孔中,而发光二极管则自中心轴孔露出陶瓷壳体的上端面,下罩罩住陶瓷壳体的下端且与下底铜片相接触,而顶罩的内部有一定位接触块,且其与陶瓷壳体的上端面之分隔槽大小相适配,顶罩有中心孔,罩入陶瓷壳体之上端部时,仅与一路上端面铜片相接触,并和铜环相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器设备中,若短路或过载熔断器之光指示发光二极管即被点亮,回路电压主要分配在光指示器上,电气设备停止工作,此时,可借电工螺丝刀沿陶瓷壳体上端部之外槽将顶罩取下,使接触铜块对着另一分隔槽后再将顶罩罩上,即可将该熔断器重新置入电器设备工作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节省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成本略高于单芯型熔断器,但由于能多次使用,因此,明显降低了费用;2.有明显的断路指示,便于电路维修检查;3.有利于现场紧急维修,一路保险丝熔断了,可方便地使用另一路保险丝,而无需经常随身携带备用熔断器。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附图加以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罩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端部横切面示意图。
下面我们根据图1~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并结合对该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细节。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使用新型包括陶瓷壳体1、顶罩2、底罩3和熔丝4,以及还有上端面铜片5、铜环6、下底铜片7和由发光二极管80和限流保护电阻81串接成的光指示器8。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壳体1呈中间大而两头小的圆筒型结构,顶罩2和底罩3分别紧套于该壳体1之顶端和底端。该壳体1中设有安置光指示器8的中心轴孔和置放熔丝4的分割槽孔。本实施例中共有四只分割槽孔,对应用四路熔丝4。
如图2和图5所示,该壳体1的顶端端面呈分隔槽结构,每一分割槽孔有一相应分隔槽,其内置放上端面铜片5,分隔槽与中心轴孔间形成一环形槽。其上置放铜环6。从图2可见,熔丝4之上端被焊接在上端面铜片5上的凹孔51上从而使上端面5之上表面呈整体平面状。下底铜片7上设有焊接凹孔(自下底面往上看)71,本实施例中共有5个凹孔71,相应的四根熔丝4之下端,和构成光指示器之限流保护电阻81之自由端。这样,经焊接后下底铜片7的下表面呈整体平面状,使其与底罩3有良好的面接触。
最后,清参阅图2和图4顶罩2内设有接触铜块20,其大小与壳体1的上端面之分隔槽相适配。当顶罩2罩上后,该接触铜块20被定位与一路上端面铜片5成面接触,同时也与铜环6相接触。
综上所述,顶罩2上端面铜片5,一路熔丝4,下底铜片7和底罩3构成对光指示器8之短接通路。当本实用新型装入电器设备回路内,起着短路或过载之保护作用,一旦熔丝4被熔断,则光指示器8及时启动点亮,发光二极管80点亮,说明故障所在回路一即所在之设备。
还要指出,本实施例中之壳体1之上端部外表面上还设有外槽10,以便在一路熔丝4熔断后,用螺丝刀将顶罩开启,使其上的接触铜块20置入另一路分隔槽内之上端面铜片5上后将其套紧,达到使用另一路熔丝4之目的。
要注意之点,在焊接时,对凹孔71和51,应使焊锡将它们填平,目的是为了达到面接触之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俊生,未经何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44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