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阻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39740.4 | 申请日: | 199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3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绿色生物工程装备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12 | 分类号: | F01N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市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尾气 净化 消声 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集灰筒、旋风器及阻火器的排气管。
柴油发动机排放尾气的有害成份主要是碳黑,国标规定尾气中所含有碳黑不得超过6波许值。但目前国内在用柴油发动机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所含碳黑均大于此值,特别在重载加速工况时更是严重超标。为此,出现了一些除碳的方法,只是由于碳黑的粒度小,难以达到较高的去除率,更无法回收碳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有集灰管及旋风器与阻火器的尾气净化消声阻火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壳体(10)两端的封盖(12)与进、出口(5)、(19),在壳体(10)的下方有与壳体同向布置的集灰筒(16),在壳体与集灰筒间用接管(15)连通,在壳体内沿尾气的运行方向布置多级旋风器(7);在每级旋风器(7)之间有导流组件(6),在该导流组件(6)与壳体(10)之间布置环状的百叶窗(17),在旋风器(7)的旋风管外有环状挡板(18),接管(15)位于该挡板(18)处,在壳体(10)的出口端安装消声阻火管(20),该阻火管(20)的内端面封闭,圆柱表面均布通孔,在该阻火管(20)靠近内端的外表面与壳体间有环形多孔板(21),该阻火管(20)可以与出口(19)连成一体,在壳体(10)的出口端与集灰筒(16)之间有微真空管(13)连通;在集灰筒(16)的端部有可以旋入安装在集灰筒(16)的筒壁(3)上的螺旋座(1)内的螺塞(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壳体下方及内部分别设置集灰筒与旋风器后,含有碳黑的尾气进入旋风器时,即产生高速旋转运动,碳黑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下方的集灰管,从而降低了排出尾气中所含有碳黑量,在壳体与集灰筒间设置了微真空管后,依据射流原理,更利于碳黑进入集灰筒内;安装在导流组件与壳体间的百叶窗也利于碳黑经过接管进入集灰筒内,其次在壳体的出口端安装了消声阻火管与多孔板后可避免尾气中的火星排出壳体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B—B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C向图。
如图所示:在壳体(10)的两端有封盖(12),在封盖中部安装进、出口(5)、(19),在壳体下方安装集灰筒(16),该集灰筒(16)利用接管(15)及端部的微真空管(13)与壳体(10)连通,在壳体内安装多级旋风器(7),在每级旋风器间安装均流组件(6),在均流组件与壳体间有环形布置的百叶窗(17),在旋风器(7)的旋风管(9)与壳体(10)间有环形挡板(18),接管(15)位于该挡板处,在壳体的出口端有与出口(10)相连的消声阻火管(20),该管(20)的内端面封闭,在其圆柱表面均布通孔,在管(20)内端外表面与壳体间有环形多孔板(21),在壳体内靠近出口端的管(20)与壳体(10)之间有环形阻火器增速件(11)。
集灰筒(16)的筒壁(3)靠近微真空管(13)的一端有螺旋座(1),座(1)内旋有螺塞(2),卸下螺塞(2)便可清理筒内的碳黑,筒(16)的另一端为封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绿色生物工程装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绿色生物工程装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折叠蹲坐两用座便架
- 下一篇:全功能燃气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