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箱水位自动控制阀无效
| 申请号: | 95239600.9 | 申请日: | 1995-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285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蒋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惠成 |
| 主分类号: | E03D1/33 | 分类号: | E03D1/33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水位 自动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箱水位自动控制阀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使用的水箱控水装置是在水箱内设置一个浮球阀和进水管,且由浮球阀控制水箱内的水位。这种浮球阀在控制水位时易失灵,当浮球阀失灵时,水箱内的水会往外满,造成水资源的让费,且维修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采用气控结构控制水位,控水结构不易损坏能够达到节水效果,结构合理的水箱水位自动控制阀,解决了水箱往外满水的问题。
现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水导管、上壳体、活塞、工作缸、水咀、阀芯、下壳体、浮球、水筛,上壳体上部设有进水孔,工作缸和活塞设在上壳体内,活塞设在工作缸的上方,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正好堵住上壳体上的进水孔使其关闭,引水导管上部设有进水孔、引水导管由活塞固定,且随活塞作上、下运动,水咀为台阶状,水咀设在工作缸底部,其一端连接引水导管,另一端与阀芯接触,水咀上部设在进、出水孔,水咀底部设在出水孔,下壳体上设有排水孔,浮球设在下壳体下部,下壳体与浮球之间设有阀芯,阀芯固定在浮球上,且随着浮球的上升带动阀芯上升关闭水咀,上、下壳体为螺纹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引水导管的上方设有水筛。
本实用新型更好的技术方案是;上壳体进水孔的上部设有档水罩。
本实用新型又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引水导管上部,位于活塞的上方部位设进水孔,底部为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又一技术方案是:阀芯呈锥形状。
本实用新型更好的技术方案是:档水罩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引水导管、上壳体由铜质材料制作,工作缸、下壳体、水咀采用ABS塑料为材料,水筛由尼龙或塑料材料制作,浮球由聚乙烯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由于采用气控结构来控制水位,较为稳定保险,解决了原来的水箱水位控制系统易失灵,往水箱外满水的问题,节约了水源,且结构合理,控制机构不易损坏失灵,成本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水筛,2是引水导管,3是水罩,4是活塞,5是上壳体,6是工作缸,7是水咀,8是阀芯,9是下壳体,10是浮球。
结合附图介绍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引水导管、上、下壳体、活塞、工作缸、水咀、阀芯、浮球、水筛组成,上壳体5的上部一周设有进水孔,工作缸6和活塞4设在上壳体内,活塞4设在工作缸的上方,当工作缸6内的水压增大时,活塞4往上翻转正好堵住上壳体5上部的进水孔,使其关闭,引水导管2上部设有进水孔,引水导管2由活塞4固定,且随活塞4作上、下翻动,引水导管底端设有出水孔,水咀7呈台阶状,水咀7设在工作缸6底部,其一端连接引水导管2的下端,另一端与阀芯8接触,设在工作缸6底部的水咀7上部设有进、出水孔,水咀7底部设有出水孔,下壳体9设有排水孔,浮球10设在下壳体9的下部,在下壳体9与浮球10之间设有阀芯8,阀芯8固定在浮球10的上端,随着浮球的上升、或下降带动阀芯8上升或下降从而对水咀进行启、闭。上、下壳体为螺纹密封连接,上壳体上部与水源相连通且悬挂在水箱内。
在引水导管2的上方设有一个过滤水中杂质的水筛1。
在上壳体5的上部设有橡皮质档水的水罩3。
引水导管2上部,位于活塞4的上方部位设有进水孔,引水导管2底端为出水口,且与水咀7相连通。
阀芯8为锥状。
引水导管2、上壳体5由铜质材料浇注而成,工作缸、下壳体、水咀采用ABS塑料制成,水筛采用尼龙或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水位上升到位时,浮球随水上升到位,此时阀芯堵住水咀的出水口,使工作缸内的水不能向下流,当工作缸内的水量不断增加,水压到一定压力时,活塞被向上翻转,此时,上壳体上的进水口,被活塞关闭,水不再进入水箱,当水位下降时,阀芯下落脱开水咀,工作缸内的水压释放,此时活塞由于水源的水压作用,使活塞向下翻转,上壳体的进水口被开启,水即进入水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惠成,未经蒋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