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市电隔离变压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39230.5 | 申请日: | 1995-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9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文领 |
| 主分类号: | H02M7/155 | 分类号: | H02M7/155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骏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市电 隔离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电隔离变压器技术领域。
目前,市电隔离变压器是采用铁芯和漆包线加工而成,需消耗大量的有色金属,且效率低、笨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市电隔离变压器,它可节省有色金属,且效率高、体积轻。
为达到上述目的,二极管V10负极、电容器C10正极、二极管V14负极、可控硅SCR1阳极汇接,二极管V20正极、电容器C20负极、二极管V24正极、可控硅SCR2阴极汇接,电容器C20正极、二极管V22正极、V23负极汇接,二极管V21负极、二极管V22负极、电容器C21正极、可控硅SCR2′阳极汇接,二极管V11正极、电容器C11负极、可控硅SCR1′阴极汇接,电容器C10负极、二极管V12负极、二极管V13正极汇接,二极管V13负极、V14正极、电容器C11正极汇接,电容器C21负极、二极管V24负极、二极管V23正极汇接,可控硅SCR1阴极、SCR2′阴极、缓流电感L一端汇接。缓流电感L另一端、电容器C0正极、负载RL一端汇接组成变压器输出正极,负载RL的另一端、电容器C0负极、可控硅SCR2阳极、SCR1′阳极汇接组成变压器输出地极。二极管V10正极、二极管V20负极汇接为变压器一输入端A,变压器另一输入端B由二极管V21正极、二极管V11负极汇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电子元件组成,节约了有色金属,提高了效率,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限流和整流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为固体市电隔离变压器电路图。
图中V10、V11、V12、V13、V14、V20、V21、V22、V23、V24为二极管,C10、C11、C20、C21、C0为电容器,SCR1、SCR1′、SCR2、SCR2′为可控硅,L为缓流电感器,RL为负载。
在附图中,A、B两点加入市电V1,在市电V1的正半周,设电容器C20、C21已充上电压,且VC20=VC21=V1峰/2,可控硅SCR2、SCR2′在市电V1由负值过零时触发导通,电容器C20通过二极管V22、可控硅SCR2′、电感器L、电容器C0、可控硅SCR2构成回路,与电容器C2通过可控硅SCR2′、电感器L、电容器C0、可控硅SCR2二极管V24构成的回路并联向负载RL供电此时二极管V23截止,保证电容器C20、C21实现串联充电并联放电的变压整流功能。由于市电V1由负向正半周过零时,可控硅SCR2、SCR2′就导通,电容器C20、C21并联开始放电,有Vc20、Vc21并联后的电压为输入峰值电压的一半,而电容器C10、C11由于在市电V1负半周向负载供电还保留一定值的剩余电压,使Vc10=Vc11=V1峰/2,故有Vc10与Vc11并联的电压小于Vc20与Vc21的并联电压,那么在由电容器C10、C11并联、可控硅SCR1、SCR1′与电容器C20、C21并联,可控硅SCR2、SCR2′构成的回路中,就迫使可控硅SCR1、SCR1′在市电V1由负经零时承受反压而关断;同时,二极管V20、V21承受反压截止,市电V1在正半周没有回路电流经过负截电阻RL,从而实现了市电V1在正半周的隔离。市电V1在正半周内经二极管V10、电容器C10、二极管V13、电容器C11、二极管V11构成回路对电容器、C10、C11串联分压充电,为在市电V1由正经零时开始向负载传递能量、变压、整流做好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文领,未经曹文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