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铜瓦无效
申请号: | 95239102.3 | 申请日: | 1995-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4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兴 |
主分类号: | H05B7/101 | 分类号: | H05B7/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矿热熔炼炉或电弧熔炼炉上,将大电流直接传导给电极的导电铜瓦。
目前,公知的矿热熔炼炉上用来将大电流直接传导给电极的导电铜瓦,都是用整块铜或铜合金制做的,为了不被烧坏,以及控制自焙电极的焙烧速度,必须进行冷却,一般的冷却结构是在铸造时先埋管子或直接铸出孔道,或在锻造后加工出孔道,以通水冷却。由于所设管子或孔道的表面积有限,致使导电铜瓦得不到充分的冷却,导电铜瓦经常因温度过高而掉块损坏。在自焙电极上,还因不能得到足够的冷却,常常出现过早焙烧,以致于引起电极与导电铜瓦之间的打弧,使导电铜瓦损坏,导电铜瓦一旦损坏,就要停炉检修,而且还影响炉子的生产并使产品电耗增加。由于这种结构的导电铜瓦冷却能力不足,为了使电极能得到足够的冷却,就必须采用比按导电条件所需要的面积还大的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这使得其结构很笨重。由于导电铜瓦还起着夹持电极的作用,就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为了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在内部配制冷却水路,其厚度远比按导电条件所需要的厚度厚得多。所有这些,都使导电铜瓦做得又厚又大,因此需要耗用大量的有色金属铜。这类导电铜瓦是矿热熔炼炉、电弧熔炼炉中价格最昂贵,最易损坏,造成热停炉最多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水接触面积大,使用寿命长,节省大量有色金属铜的导电铜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在矿热熔炼炉或电弧熔炼炉上,将大电流传导给电极的导电铜瓦,该导电铜瓦包括与电极接触的铜钢复合板制成的导电瓦片、由铜钢复合板的钢板部份与外壳钢板组成的一个冷却水箱,与电炉的水冷导电铜管相连接的导电铜管,以及连接导电铜管与导电瓦片的铜钢复合板构成的导电通道。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在冷却水箱内壁设有若干筋板。
与现有的导电铜管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水箱结构,所以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因此不易被烧坏,也就有了长的使用寿命;也由于有了足够的冷却能力,其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也就可以仅由导电条件所决定,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接触面积;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瓦片采用铜钢复合材料制成,其强度和刚度由钢质水箱来完成,所需要的铜材仅决定于导电条件,所以用铜量很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箱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瓦片2是由铜钢复合板制成的,导电瓦片2的铜板部份与电极1接触,其钢板部份3与外壳钢板4组成一个钢质水箱5,水箱上端插焊有与电炉的水冷导电铜管11相配的导电铜管7,导电铜管7通过铜钢复合板6、8、9、10与铜钢复合板制成的导电瓦片2相连接。这样由导电铜管7、铜钢复合板6、8、9、10和导电瓦片2形成一个导电能力最强的导电回路,可以向电极1传导电流。当然其他钢板部份也可以传导一定的电流。其中水箱5可以通冷却水,并形成必要的强度和刚度,水箱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弧形结构。导电铜管7带有一定的锥度,以便于水冷导电铜管11的插入。因为水冷导电铜管11可能变形,其锥度最好是1∶10,锥度部份长度40-60mm。采用这种结构可避免导电铜管用螺栓紧固连接而因接触不良而产生打弧的现象。为了在电上能与其他部件绝缘,可在水箱盖13上制作出一个存放绝缘件的盒形结构12。
如图3,为了调正导电铜瓦的刚度和通水阻力,可在水箱内设置必要的筋板15。由电炉的水冷导电铜管11与导电铜瓦的导电铜管7、铜钢复合板10、筋板15、铜钢复合板9、外壳钢板4、电炉水冷管14组成一个通水回路,水冷可以从冷却水导电铜管11进入,由冷却水管14排出,也可反之。电炉水冷管14可在安装时在外壳钢板4的适当部位焊接上。
所有铜与铜的焊缝采用铜焊、钢与钢的焊缝采用相同材质的焊条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兴,未经刘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9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