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喷射槽旋流混合燃气灶燃烧器无效
| 申请号: | 95237613.X | 申请日: | 1995-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5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文国军;彭进先;代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国军;彭进先;代精良 |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菁华 |
| 地址: | 4159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槽旋流 混合 燃气灶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特别是指一种双喷射槽旋流混合燃气灶燃烧器。
现有技术的燃气灶,其燃烧器的结构一种是沿燃烧器盖体外圆周方向和垂直方向设置喷射孔,另一种是采用在锥形燃烧器盖体上设单一方向的喷射孔。上述第一种燃烧器,由于其喷射孔设在外圆周方向,工作时将燃气向外圆四周扩散,致使火焰分散,火力不集中,燃气供氧严重不足,燃烧时噪声大,热效率低;后一种燃烧器较之第一种热效率有所提高,但其喷射孔方向单一,仍存在燃气与氧气混合不良和燃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燃气充分燃烧,燃气火力集中,火焰覆盖面积大,热效率高的双喷射槽旋流混合燃气灶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喷射槽旋流混合燃气灶燃烧器,它包括具有喷射槽的燃烧器盖体,其特点是盖体由定位圈、设有内喷射槽的锥环体和设有外喷射槽和气流环槽的外环体组成,内、外喷射槽分别与气流环槽连通。
上述内、外喷射槽空间形状分别为斜椭圆锥形,内、外喷射槽斜椭圆锥形的斜度相反。其喷射槽出口处设有增氧凸台,喷射槽出口端形状均为窄长缝隙槽。内喷射槽中心线通过圆心,外喷射槽在外环体平面上,其中心线与外环体中心线有一平面旋转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燃烧器盖体以定位圈外圆和外环体下端面与燃气灶具配合,密封效果好。气流环槽与灶具燃气通道形成通畅的整体供气通道,燃气经内、外喷射槽喷出时,由于喷射槽的斜椭圆锥形和锥环体的作用,内、外喷射槽的燃气火焰集中,呈双宝塔圆锥形旋转上升交汇。增氧凸台使喷射槽高度增加,喷射槽出口处呈窄长缝隙形,火焰能充分接触外界空气,从而使燃气燃烧更加充分,基本无燃烧噪音。内、外喷射槽的椭圆锥形斜度方向相反,更能使燃气处最佳燃烧状态,二喷射槽的火焰可互助互补,火焰覆盖面积大,热效率高,节能效果相当显著。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平面图。图2为图1的A—A旋转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图4为图1的C—C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由下部的定位圈(7)、与定位圈连接的锥形体(2)、与锥形体上部连接的外环体(1)组成,锥环体上设有内喷射槽(4),外环体上设有外喷射槽(3)和气流环槽(6),内、外喷射槽分别与气流环槽连通。在内、外喷射槽出口处设有增氧凸台(5),喷射槽的出口端形状均为窄长缝隙槽。内、外喷射槽的空间形状为一斜椭圆锥形,其二者的斜度相反,内喷射槽中心线通过圆心,外喷射槽中心线在外环体上与外环体平面中心线有一旋转夹角。
灶具使用时,燃气经气流环槽从内、外喷射槽喷出,处在锥环体上的内喷射槽和置于外环体上的外喷射槽使燃气火焰呈双宝塔锥形旋转上升交汇,还由于内、外喷射槽的空间椭圆锥形斜度相反设置,使喷射槽的双层宝塔锥形火焰旋转方向相反,更使得双层火焰与外界空气接触面大,供氧充足,燃气燃烧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国军;彭进先;代精良,未经文国军;彭进先;代精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7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机床车刀破损监测刀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竖井钻机气举排岩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