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灯蓄电池专用防护盒无效
| 申请号: | 95237043.3 | 申请日: | 1995-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0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晓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阳晓黎 |
| 主分类号: | F21L11/00 | 分类号: | F21L11/00;F21L15/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 地址: | 4175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矿灯 蓄电池 专用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装二次电池的外盒,特别是指一种矿灯蓄电池专用防护盒。
现有的矿工井下作业随身携带(一般是佩挂在腰间皮带上)的给矿灯供电的蓄电池,其注酸与排气孔露出在电池箱外侧,常因注入硫酸时操作不当或外部冲击等原因,以致造成从孔中向外溢出硫酸,腐蚀矿工的衣物和皮肤。为了防止和减轻硫酸的腐蚀,有的矿工迫不得已只好在矿灯蓄电池箱体外,自行胡乱地包裹和遮垫草纸、碎布、棉花之类物品,实在有损于文明生产的形象。另外,井下煤灰或其他矿尘灰还容易通过裸露在外的注酸与排气孔而进入蓄电池内部,这样既影响矿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大充电工作人员清除粉尘的劳动强度。
针对矿灯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地避免溢出的硫酸腐蚀矿工衣物和皮肤的且可防止煤灰等矿尘灰进入蓄电池内部的矿灯蓄电池专用防护盒。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如下。它具有一个从顶部开口且内部容置空间与现有矿灯蓄电池外形相适配的盒体,盒体前侧内壁具有向外凸出而可容纳矿灯蓄电池箱体上向外凸出的注酸与排气孔的容置区间,盒体前侧外壁固连有可让皮带穿过的两个佩挂盒襻,盒体顶部上方具有一根跨过顶部开口向下用于固定蓄电池的定位盒扣襻,定位盒扣襻的一端与盒体内侧的外壁相固连,另一端通过连接按扣与盒体外侧的外壁形成可活动拆开的扣接,在盒体顶部的左侧开有可容置矿灯蓄电池顶盖固定栓的缺口。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将矿灯蓄电池从盒体顶部开口放进盒体内,同时应使得蓄电池的注酸与排气孔对正置入盒体前侧内壁相应的容置区间,使得蓄电池顶盖固定栓置于盒体顶部左侧的缺口内,然后将跨过盒体顶部的定位盒扣襻扣上,以将蓄电池定位固定好,再将盒体连同固定在内的蓄电池置于腰间,且让腰间皮带穿过盒体前侧外壁上的两个佩挂盒襻。这样,矿灯蓄电池就通过本实用新型牢牢地佩挂在腰间皮带上,通过连接导线给矿工帽上的矿灯供电。即使从蓄电池的注酸与排气孔溢出硫酸,也只能流入盒体内,而不会外流到矿工衣物和皮肤上,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和保持矿工的文明卫生形象。另外,由于注酸与排气孔被遮盖而不外露,蓄电池内部无粉尘进入,使用寿命提高,充电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轻。本实用新型外型美观,设计合理,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局部视图;
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5为装上矿灯蓄电池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从顶部开口且内部容置空间与现有矿灯蓄电池与相适配的盒体1,盒体1前侧内壁具有向外凸出而可容纳矿灯蓄电池5箱体上向外凸出的注酸与排气孔51的容置空间11,盒体1前侧外壁固连有让皮带穿入的佩挂盒襻2,盒体1顶部上方具有一根跨过顶部开口用于固定蓄电池5的定位盒扣襻3,定位盒扣襻3的一端与盒体1内侧的外壁相固连,另一端通过按扣4与盒体1外侧的外壁形成可活动拆开的扣接,在盒体1顶部的左侧开有可容置矿灯蓄电池顶盖固定栓52的缺口12。本实用新型的盒体1可用耐酸的塑胶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阳晓黎,未经欧阳晓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7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分电器的发动机点火器
- 下一篇:防尘板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