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完毕自动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36445.X | 申请日: | 1995-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9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雪松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G08B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森林 |
地址: | 43008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完毕 自动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输液完毕前夕自动报警器。
输液是医院给病人治病的常用方法,它是通过静脉把药物直接送到病变部位,具有不受消化液影响、对肝肠道无刺激、作用迅速等优点。其不足之处是:当输液瓶内药液输完后,空气有可能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危害,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另外,有的抗生素等药品,其水溶液不稳定,配药后应立即使用,以免药效下降,输液时由于前一组药液输完时间难以确定,只好提前配药备用,但放置过久有可能使药效下降,影响疗效。为了避免医疗事故,护士及病人家属则要经常巡视或由病人直接呼叫,这样给各方面都增加了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完毕自动报警器,减轻护理人员及病人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输液瓶套,瓶套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报警器盒体,盒体内设置有电路板2,其上设置有报警电路,盒体内还设置有报警电路的蜂鸣器3及电池盒4;报警电路中的红外线发射管[D1、光敏管D2、D3设置在瓶套两下侧靠近瓶口处的轴截面上,D1与D2在同一水平面上,D1水平向上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20~30°。
上述所说的报警电路是由等臂电桥、差动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声光电路所组成;等臂电桥由光敏管D2、D3及电阻R2、R3构成,其后与差动放大器相接,差动放大器中的电阻R4一端与电桥中的光敏管D3、电容C1、电阻R3相接,另一端接电阻R6及放大器的集成块负端,电阻R5的一端接电桥中的光敏管D2、电容C1及电阻R2,另一端接放大器的集成块正端及电阻R7,放大器集成块输出端接电阻R6及电压比较器的集成块正端;电压比较器的集成块的负端接可调电阻R10及分压电阻R8、R9,比较器集成块的输出端接可控硅的控制端;可控硅的正端接声光电路的报警指示灯,指示灯接发声电路,发声电路接蜂鸣器;等臂电桥的前端有一红外线发射管D1接于电阻R1与地之间,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正端及电桥中的光敏管D2、D3相接;电源正端与光敏管D2、D3、电阻R8、R1、报警指示灯,发声电路相接;红外线发射管D1、电阻R2、R3、R7、R9、可控硅、发声电路均与地相接。
上述所说的红外线发射管D1水平向上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最好为25°。
上述所说的设置在瓶套下侧的两个光敏管D2、D3,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好为1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多的优点。它的结构简单、容易制作,灵敏度较高,使用方便,同时具有声和光的报警,输液结束前夕能及时报警,提醒护理人员及病人作好准备,能提高疗效。若将声光电路的输出端接到护士办公室的总控台上,能更方便地提醒护士作好准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报警器盒体及其内的红外线发射管D1、光敏管D2、D3与输液瓶的结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报警电路原理图。
图4是输液瓶中的药液面很高时的入射光的反射折射示意图。
图5是输液瓶中的药液面临近B点(D3位置)时的入射光的反射折射示意图。
图6是输液瓶中的药液面在A、B点(D2、D3)之间时的入射光反射折射示意图。
图7是输液瓶中的药液面在A、8点下面时的入射光的反射折射示意图。
图8是报警器中的A、B点(D2、D3)光功率差与输液时间变化波形图。
图9是报警器中的差动放大器输出波形图。
图10是报警器中的可控硅电流波形图。
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中,1为输液瓶套。2为电路板。3为蜂鸣器。4为电池盒。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对主动光信号进行调制,用光敏电路接收,并进行抗干扰处理。当光线从透明溶液中射向空气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光线入射角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入射光全部反射回液体内,无折射光线。在输液瓶一侧设置光源D1(红外线发射管),使其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向上有一很小角度。在输液瓶套上D1的对侧A、B两点设置两个光敏二极管D2、D3,两点间距以10毫米为宜。A、B两点光强差以ΔIAB表示:ΔIAB=IA-I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雪松,未经赵雪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64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全身按摩床
- 下一篇:新型家用气流外冷式空调机